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华为汽车业务大调整!余承东卸任背后,藏着这些关键信号

    头像头像
    04-04

    最近华为官网的一则人事变动引发业内热议:余承东不再担任"华为车BU董事长"一职。这事儿乍一看挺突然,但细究起来,其实早有端倪。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次调整背后的门道,以及华为在汽车领域的布局。

    说起余承东,大家都不陌生。这位华为的"猛将"现在的新头衔是"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要知道,他之前可是同时掌管着终端BG和车BU两大业务板块。这次卸任车BU董事长,到底意味着什么?

    这事儿得从华为在汽车行业的"三条腿走路"说起。华为做汽车业务主要有三种方式:第一种是当"零部件供应商",就像给手机厂商提供芯片一样;第二种是"Hi模式",简单说就是帮车企搞智能座舱、自动驾驶这些高科技玩意儿;第三种就是现在最火的"鸿蒙智行"模式(以前叫"智选车"),这个模式下华为参与得更深,从研发到销售都要管。

    有意思的是,这三种模式分属不同部门。前两种归车BU管,第三种则属于终端BG——就是管手机、电脑的那个部门。这么一分,大家就能明白余承东现在专注终端BG意味着什么了。

    说到车BU,不得不提它的"烧钱史"。截至2023年底,华为在汽车业务上已经砸了206亿人民币,研发团队有7000多人。光2022年一年就花了103亿,但收入才20多亿。这买卖要是搁一般企业,早就扛不住了。但华为看中的是汽车智能化这个大趋势,咬着牙也要坚持投入。

    不过再有钱也经不起这么烧啊!所以华为想了个办法:把车BU独立出来,拉上其他车企一起干。今年1月成立的"深圳引望"就是这个计划的载体。最新消息是,赛力斯和阿维塔已经各投了115亿入股,现在股权结构变成了华为占80%,两家车企各占10%。

    这个调整意味着什么?简单说,以后就没有"华为车BU"这个部门了,相关业务都转到深圳引望。这么一来,余承东卸任车BU董事长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不过大家别误会,老余可没闲着,他现在是深圳引望的副董事长,还在管鸿蒙智行的业务。

    说到鸿蒙智行,这可是华为终端BG的"亲儿子"。目前已经和赛力斯、奇瑞等车企合作,推出了问界、智界这些热门品牌。特别是问界M7,去年卖得那叫一个火,直接帮华为汽车业务在2024年实现了盈利,收入暴涨474%!

    这次调整还有个重要意义:彻底打消了"华为要自己造车"的传言。华为这是用实际行动告诉大家:我们就是要帮车企造好车,不会抢大家的饭碗。

    另外有个细节值得关注:今年2月华为在北京又注册了一家"引望智能",注册地就在华为北京研究所。看来华为在汽车领域的布局还在继续,后续可能还会有新动作。

    总结来看,这次人事调整不是简单的权力交接,而是华为汽车战略升级的关键一步。把车BU独立出来,既能减轻资金压力,又能拉更多伙伴入伙;让余承东专注终端BG,则是要把鸿蒙智行这个"现金牛"做得更强。这一招"分兵合击",既保住了现在的优势,又为未来铺好了路。

    说到底,华为在下一盘大棋。汽车智能化这个赛道又长又宽,单打独斗不如抱团取暖。这次调整之后,华为在汽车领域的布局反而更清晰、更有看头了。咱们就拭目以待,看看接下来华为还能带来哪些惊喜。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