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H9(图片|配置|询价),中国造车工艺的至高成就,中式造车美学的璀璨结晶。
自1886年汽车发明,世界汽车史134年;自1956年中国一汽汽车出厂,新中国汽车史62年。中国自主汽车的设计、工艺、技术、制造等方面,一直处于奋起直追的后来者地位。

时移世易,中国自主汽车产业在工艺、技术、制造等方面,已经接近或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而随着2018年以来新红旗的强势崛起,“中国式新高尚精致主义”品牌理念的提出、“尚·致·意”全新品牌设计语言的落地,中国自主汽车在品牌建设上又迈出了一大步。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新红旗通过不断深化落地“尚·致·意”设计语言,推广了中国式美学理念,成为中国艺术、中国文化的践行者和传播者,向全世界传递了中国的文化软实力。
红旗H9,就是这种中式美学传统的表达。细观H9之设计,隐隐有中国山水之无限意境,真可谓远观近看都是景,一动一静皆如画。
高山飞瀑:动静相宜的“观瀑图”
仰止高山、飞瀑鸣潭,是凝结于中国文人心底最深处的意象。山水相合、刚柔相济、高低相对、动静相照,中国独有的无限哲理蕴藏其中。
高山飞瀑,是新红旗设计语言最引人注目的一道风景。这道飞瀑直挂红旗H9前脸正中,从挺拔高峻的头部倾泻而下,纵贯通透、气势逼人;仔细看时,竖列格栅后面,隐藏着“水滴”轮廓创意设计,不但升华了“飞瀑”意象,更增添了值得玩味的细节。正中一道红光,如游鱼逆溯拼搏,如巨石砥柱中流,潇洒一笔、画龙点睛,将前脸的威严气势提升到了深奥高玄之境界。
细品红旗H9前脸,恍如置身《观瀑图》画中。

《观瀑图》,明代画家汪肇代表作,立轴绢本淡设色水墨画。画作中,画家以厚笔淡墨,斧劈成远山巨石;以轻线直描,勾勒成飞瀑流泉;以大写意的晕染留白,烘托成山间云雾,将远山飞瀑处理得朦胧飘渺,澎湃豁达,却因处于画面远景,为山水的磅礴气势增添了神秘和不可捉摸的色彩。
画作近景处,两位长者席地倚树而坐,一人以手指瀑,另一人随着所指处回头远望,品评着飞瀑的壮美,表情间悠然自得,适意舒旷,与远处的飞瀑激流形成了强烈对比。近处的古树、山石,其细致笔触、浑厚墨色,又与远景的淡薄飘渺大异其趣。整幅画作,远近、高低、动静、缓急、浓淡、粗细,无处不是对比,无处不显意趣。

以《观瀑图》为对照,正可将红旗H9“高山飞瀑”前脸的设计与之相应:即有驾驭H9的悠然享受、又可品鉴H9的恢弘外观,品味高山飞瀑,尽享适意人生,中式豪华设计的视觉体验,莫过于此。
双色车身:奢华艳丽的“桃园仙境图”
相较于厚厚涂抹、层层堆积的西洋油画,中国画从来不以用色浓丽见长。中国人都大多追求超逸卓然、潇洒自在,或是中庸立身、克己复礼。油画的美学价值取向,离中国美学可谓判若云泥。
中国美学在用色上,有着迥异于西洋绘画的用色特点,其用色体现出的中和协调、平衡匀称的美感,在世界绘画艺术中独树一帜、傲然而立。

新红旗H9“新设计”中的“双色车身”,即是其C+级中国车新标杆地位的独特魅点。一道坚定而柔美的曲线,如远山淡影划破天际一般,将红旗峻拔秀美的腰线,划分成上下两部分——上部是烟云笼罩、晨雾朝晖的淡金(阿卡金),下部是幽谷深潭、夜雨夕阴的绛紫(龙胆紫)。一淡一浓,调和得当,似晨昏,似日月,似阴阳,似天地。
红旗H9车身的诸多细节,都淋漓尽致地体现出“尚致意”、“中国式新高尚精致主义”的设计语言。远观、近看,静静鉴赏,细细品味,中式设计、中式美学、中国情怀无处不在,其中深意,绝非一篇文章可以尽述。只待H9上市,这辆浓缩了中式美学精华的梦想之车来到国人身边,必将为中国新高尚情怀人士的生活更添华彩!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