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王传福曾经谈自动驾驶:一场车祸就能毁掉一款车,含金量还在上升

    感性老道头像感性老道头像
    感性老道04-04

    在汽车行业迈向智能化的进程中,自动驾驶无疑是最受瞩目的焦点之一。然而,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却在两年前抛出了一个极具争议性的观点:自动驾驶是一个被资本裹挟和炒作的概念,最终只能实现高级辅助驾驶,并且一个车祸就能让一款车崩盘。这一言论如巨石投入平静湖面,激起千层浪,引发了行业内外的广泛讨论与深思。

    王传福的观点有着充分的现实依据。从技术层面来看,尽管自动驾驶技术近年来取得了显著进步,但距离真正的无人驾驶仍有漫长的道路要走。目前市面上所谓的自动驾驶,大多处于L2级及以下水平,本质上只是高级辅助驾驶系统。这些系统虽然能在特定场景下协助驾驶员,比如自适应巡航可自动保持车距,车道保持辅助能让车辆维持在车道内行驶,但它们远不能应对所有复杂多变的路况。在暴雨、暴雪、浓雾等恶劣天气下,传感器的性能会受到严重影响,导致对周围环境的感知出现偏差;面对道路施工、交通标志被遮挡或模糊不清等特殊情况,自动驾驶系统也常常难以准确识别并做出正确决策。

    责任界定的模糊不清,同样是自动驾驶发展的一大阻碍。在传统驾驶模式下,一旦发生车祸,责任归属相对明确,主要由驾驶员、车辆制造商或其他相关方依据事故具体情况承担责任。但在自动驾驶场景中,事故责任的划分变得异常复杂。如果车辆处于自动驾驶状态下发生事故,到底是车企的技术缺陷导致,还是传感器供应商的产品问题,亦或是算法存在漏洞?政府在其中又该承担怎样的监管责任?这些问题目前都没有清晰明确的答案。而这种责任界定的不确定性,使得车企、供应商和政府都对承担事故责任有所顾虑,最终可能让消费者成为无辜的“背锅侠”。

    此外,公众对自动驾驶的信任,也是极其脆弱的。消费者愿意将生命安全托付给自动驾驶系统,前提是对其安全性和可靠性拥有绝对信心。然而,一旦发生自动驾驶相关的车祸事故,尤其是造成严重人员伤亡的恶性事件,公众对自动驾驶的信任将瞬间崩塌。就像特斯拉曾多次因自动驾驶系统引发事故,这些事件被媒体广泛报道后,引发了消费者对其自动驾驶技术安全性的强烈质疑,不仅导致特斯拉的品牌形象受损,相关车型的销量也受到了冲击。对于车企而言,一款车的市场口碑和销量是其生命线,一次严重的自动驾驶事故,足以让多年积累的品牌信誉毁于一旦,使该车型在市场上陷入困境,甚至一蹶不振。

    王传福的观点也映射出当下自动驾驶领域存在的资本过热与炒作现象。在过去一段时间里,自动驾驶被资本视为极具潜力的投资风口,大量资金涌入该领域,催生了许多看似美好的愿景和概念。但在资本的狂热追捧下,部分企业和从业者过度夸大自动驾驶技术的成熟度和应用前景,给公众造成了自动驾驶即将普及的错觉。事实上,技术的发展需要遵循客观规律,不能仅仅依靠资本的推动。当市场发现这些被炒作的概念无法在短期内实现时,资本的热情也会逐渐冷却,行业将面临调整与洗牌。

    当然,我们不能因王传福的观点而否定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前景。自动驾驶技术的进步,为未来交通带来了诸多可能性,如提高交通效率、减少交通事故、改善出行体验等。但在追求技术突破的过程中,车企、科研机构和政府需保持理性与务实的态度。车企应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攻克自动驾驶的技术难题,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时,在宣传推广时要实事求是,避免误导消费者。政府需加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标准,明确自动驾驶事故的责任界定,为技术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科研机构则应加强基础研究,推动自动驾驶技术的持续创新。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