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汽车智驾成为了热门话题,各大车企吹智能驾驶都快吹上天了,动不动就"解放双手""自动驾驶",搞得好像明天就能让司机下岗似的。但现实呢?翻翻新闻就知道,现在的智驾别说取代人类,连当个靠谱的副驾驶都够呛

分级是分级,现实是现实
我们都知道,我国国标把智能驾驶分成L0到L5六个等级,L0 级完全由驾驶员手动操作车辆,没有任何辅助功能;L1 级是驾驶辅助,车辆能够对特定功能(如刹车、转向)进行部分控制;
L2 级属于部分自动化,车辆可同时对横向和纵向运动进行控制,常见的自适应巡航、车道居中保持就属于这一范畴。
而到了 L3 级有条件自动化,在特定环境下车辆可完成所有驾驶操作,驾驶员只需在系统请求时进行干预;
L4 级高度自动化,在限定场景中车辆完全自主驾驶,无需驾驶员干预;
L5 级完全自动化,则是在任何场景下,车辆都能像人一样自由应对各种路况。听起来很美好,但市面上99%的车其实都卡在L2——也就是个高级点的辅助驾驶。某些车企吹自家技术接近L3甚至L4,结果呢?

再加上现在电车宣传动不动就千匹马力,零百加速3秒内,但问题是——普通人根本驾驭不了这种性能。速度带来的不仅是出行的便捷,更伴随着巨大的风险,再加上半吊子的智驾系统,简直就是定时炸弹。
技术不成熟,隐患一大堆
我们都知道智驾系统依赖于传感器、算法和网络等技术,然而这些技术目前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摄像头 雨天、逆光就瞎;
激光雷达 遇到大雪直接歇菜;
算法再牛,也架不住现实路况的千奇百怪——比如突然窜出的电动车、路上掉落的货物、临时改道的施工区……
黑客攻击 更可怕,万一被入侵,你的车可能变成别人的遥控玩具。

短期来看,智驾就是个"高级辅助",别真当它能替你开车。车企吹得再猛,现实事故一桩接一桩,谁还敢完全放手?技术没成熟,法律没完善,责任没厘清之前,方向盘还是捏紧点吧!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