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3月销量炸裂!渗透率首次突破50%,一半以上的新车都是电动的,你敢信?这背后,是车企间的血雨腥风,有人登顶,有人陨落,有人苦苦挣扎。究竟谁才能笑到最后?
【第一高潮】

比亚迪,以近38万辆的销量傲视群雄,几乎是第二到第五名销量总和的两倍!妥妥的“一哥”。但,真的是赢麻了吗?增速已低于行业平均水平,面对新势力在智能化方面的猛攻,比亚迪的王座,还能坐多久?
【发展过程】

吉利新能源,销量翻倍,银河系列一炮而红。但极氪增速放缓,被小米SU7迎头痛击。长安新能源,环比暴增超100%,启源系列“油电同价”策略功不可没。但智能化是硬伤,后续乏力。上汽集团,五菱宏光MINIEV(图片|配置|询价)继续热销,但高端品牌智己表现平平。奇瑞,低价策略奏效,出口表现亮眼,但高端化之路遥遥无期。几家欢喜几家愁,市场竞争残酷,谁能站稳脚跟?
【第一低潮】

市场看似繁荣,实则暗流涌动。价格战愈演愈烈,10万级市场成为主战场,比亚迪的“荣耀版”、小米的SU7、零跑的B10,杀得难解难分。新势力格局洗牌,零跑首次登顶,理想、小鹏紧随其后,蔚来掉队。传统车企转型阵痛,长安、奇瑞奋力追赶,吉利、上汽稳步推进。表面平静之下,危机四伏。
【第二高潮】

突然,剧情反转!小米SU7 Ultra上市3天订单破1.9万,雷军豪言全年目标35万辆,杀气腾腾。小鹏G6/G9全系标配5C超充,技术普惠战略初见成效。然而,小米产能不足,15万订单积压,交付周期长达4个月。小鹏过度依赖单一爆款,品牌溢价能力不足。惊喜与挑战并存,谁能突出重围?
【第二低潮】

硝烟弥漫,战火未熄。长城新能源、深蓝汽车虽有增长,但增速缓慢,品牌声量不足。蔚来销量下滑,乐道品牌首月未达预期,总裁引咎辞职。阿维塔、岚图,背靠华为,却也面临品牌空心化的风险。看似平静的湖面下,波涛汹涌,更大的危机正在酝酿。
【写在最后】

新能源车企,一个个都把自己吹得天花乱坠。又是智能化,又是全球化,又是性价比,说来说去,不还是为了抢市场、抢用户、抢钱吗?比亚迪的规模优势,能持续多久?小米的性价比神话,能走多远?蔚来的高端定位,还能撑多久?吹得再好,卖不出去,都是白搭。
【小编想问】

新能源汽车市场一片红火,比亚迪销量一骑绝尘。但是,高销量就等于高利润吗?在残酷的价格战中,比亚迪的“性价比”策略,究竟是长久之计,还是饮鸩止渴?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