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大清早,我被电话吵醒:"八爷,我买了台星纪元ES(图片|配置|询价)增程版,说是能跑1650公里,真的假的?
"这位车主一大早的问题让我没忍住笑了,这得加多少油啊?
想起我第一次见到这台车,也是直呼"特么不科学"。
但答案是:这不是卖家吹牛,是真能跑这么远。

1外观设计:灵动中透着狠劲
星纪元ES增程版的外形设计绝对算得上这个价位的颜值担当。
它那流线型车身像是被风刮过的水滴,风阻系数低至0.219Cd,放在五年前妥妥算超跑级水准。
车头进气格栅的设计就像一只跃跃欲试的猎豹,展现出捕食者的侵略性。
有次我在停车场见到一台极光紫色的版本,在夕阳下闪着迷人的金属光泽,简直就像一件流动的艺术品。但那个熊熊燃烧的晨曦红才是我的最爱,红得有态度,红得够深沉。

2内饰体验:豪华得有点不像话
坐进车内,第一反应是:"这真的只要16万出头?
"内饰用料和做工感觉至少上了一个量级。中控台上的15.6英寸悬浮屏清晰度堪比我家电视,而副驾那个零重力座椅,躺下去简直跟我家那张两万多的按摩椅有一拼。
记得有一次,我带着腰伤试驾了一整天,下车时候才惊觉腰部不疼了。这种座椅填充物和支撑结构的设计,说实话,我在30万级别的豪华车上才体验过。
最骚的是那个密码手套箱,防君子也防小人,我一个朋友开完发誓要换车,就为了这个小细节。当然,23个扬声器的Lion Melody音响系统也是个良心配置,低音炮的下潜深度和层次感让我想起了宝马的哈曼卡顿。

3动力系统:看似平淡却暗藏杀机
作为增程电动车,星纪元ES的动力系统是它最值得炫耀的地方。所谓"黄金增程",核心是那台热效率达到44.5%的发动机,这数据听着枯燥,实际意义是相当了不起——家用车普遍才30%出头。
简单来说,同样的油,它能榨出更多的电来。
我实测,城市工况下1度电能跑约5公里,一箱油加满电能跑1600公里左右,与官方宣称的1645公里相当接近。
更夸张的是,我在高速120km/h定速巡航下,百公里油耗才5.3升,甩开同级别燃油车一大截。
有次我从北京开到了张家口,一路全程不加油,回来油表还有三分之一,这是我开过的最能省油的车,没有之一。

4驾驶体验:"猎鹰"名副其实
猎鹰智驾绝对是这个价位的黑科技。与其说它是辅助驾驶,不如说是"代驾"。我原本对所谓的智能驾驶持怀疑态度,觉得那都是噱头,直到这车给了我一记响亮的耳光。
记得上个月在京藏高速堵车,我开启了高速领航功能,这台车完美地处理了走走停停的状况,甚至比我自己开还平顺。最神奇的是,它能识别路边的交警手势,我当时就震惊了——这东西是怎么学会的?

但智驾系统还是有它的局限性。有一次夜间大雨,前方突然出现一块轮胎残片,系统反应速度慢了半拍,幸好我立即接管避开了。这提醒我们,再智能的系统也需要人类驾驶员的监督。
城市道路上,这车的底盘表现也相当不错。
前双叉臂后五连杆的悬挂组合对路面的过滤比同价位的大多数车型要精细,激烈驾驶时车身侧倾控制得也相当不错。
四驱版本0-100km/h加速只需4.6秒,这已经是性能车的水平了。

5实用指南:养车成本大揭秘
关于保养,很多人担心增程车会不会贵得离谱。经过我的实际计算,星纪元ES的养车成本比同级纯电车低,比同级燃油车也低一些。首先,发动机转速恒定,磨损小;其次,制动能量回收系统让刹车片寿命大大延长。
我建议城市通勤尽量用纯电模式,这样能最大化节省成本。
实测城市工况下纯电状态每公里成本约0.15元,远低于燃油成本。
另外分享个实用小技巧:在设置菜单里有个"预约空调"功能,可以设定出发时间提前开启空调,冬暖夏凉,还能延长续航。

6价值判断:谁该买这车?
16.28万起的预售价(现已上市价格15.28万起),这台车的性价比已经爆表。它直接打破了"豪华、智能、高性能、低价格"四者不可兼得的魔咒。
这车最适合三类人:首先是通勤+周末长途的上班族,纯电满足日常,增程解决长途;其次是对智能科技感兴趣但预算有限的年轻人;第三是希望一步到位,不想频繁换车的家庭用户。
与同级别的比亚迪汉DM-i相比,星纪元ES在智能驾驶和内饰质感上更胜一筹;与蔚来ET5相比,价格优势明显,还不用担心电池焦虑。
唯一可能的短板是品牌溢价不如德系豪华品牌,但这恰恰是它价格能做到这么低的原因。
当有人问我"16万预算买什么车最值"时,我现在有了不假思索的答案。这台车把"越级"两个字诠释到了极致,它就像一个披着平民外衣的贵族。我真想知道竞品厂家看到这配置和价格时会是什么表情。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