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迪再度将“价格战”推至新的层级!价格骤降至 12.99 万,且配备 10 个气囊,性价比着实颇高。
十年修车,八年调教底盘,我着实从未见过奥迪如此这般行事。今日一早,前台小刘手持手机在我眼前晃荡:“喏,A3 降到 12.99 万了,你不是总言四环贵得离谱吗?”我当时便笑了,可见连小刘都知晓奥迪此次降价乃是动了真格。13 万出头购置一台四环标识的车,此事置于我十年前刚入行时,根本是不敢想象的。彼时,即便是最为基础款的 A3,也需掏空大半钱包,还得忍受销售那趾高气昂的态度。

现今呢?整个豪华车市场犹如炸开了锅一般,此前 BBA 还在高处令人望尘莫及,随后便开始卷入价格的纷争。12.99 万,究竟能购得何物?当拿到 A3 35TFSI 那台“飞驰悦享型”的钥匙时,我的第一反应便是厂家定然在配置方面做了手脚。毕竟奥迪在“抠”这一字上可谓花样百出,此乃圈内人尽皆知之事。然而,这车的实际配置却惊得我目瞪口呆:全速自适应巡航、并线辅助、车道偏离预警、10 个气囊……这般组合往昔怎么也得额外支付两三万的选装费用。
将车开上道路我方才察觉,这台 1.5T 发动机较预想中更为灵动。官方参数为 160 匹马力,峰值扭矩 250 牛米,日常于市区穿梭,推背感已然足够,提速超越一众家用车亦是绰绰有余。测试那日,我还特意在山路上令其来回辗转,那具干式双离合并非想象中那般呆板,从一档至七档的切换顺畅自如,较我 14 年测试过的那台 A3 要顺滑许多。
只是 4606mm 的车身长度,驾驶久了会感觉膝盖稍显憋屈,好在 2630mm 的轴距勉强能够应付。副驾上坐着我那身高一米八的老同学小陈,他一路之上倒是未喊腿疼,反倒对那 8 个扬声器的音响称赞有加。

“配置单”打脸时刻来临记得测试前一晚,我还于笔记本上写下“12.99 万的 A3 必定在底盘上偷工减料了”。次日拿到车便赶忙俯身查看底盘,结果这一瞧,自己反倒被打脸了——多连杆独立后悬挂一个未缺,调校亦无显著缩水。17 款 A3 底盘我记得清清楚楚,当时测完车我还向编辑部抱怨“如此便宜的多连杆稍显生硬”,现今再看,简直堪称业界良心。
轮胎倒是换成了国产的,握地力较原装的稍逊一筹。过弯时侧倾控制不如老款精准,高速急转弯时车尾稳定性稍显逊色。不过实言相告,能在这个价位保留这套底盘已然甚佳,市场上众多 20 万的车仍在使用扭力梁呢。
刹车系统乃是我未曾料到的惊喜,点刹时脚感精准,深踩时制动力度线性,不存在那种廉价车常见的“一踩就死”的问题。于小区驶出后的第一个红绿灯处,前车急刹,我也随之猛踩刹车,那一刻 ABS 介入得恰到好处,刹停距离较我预想中缩短了约两米。
奥迪缘何突然变得如此“慷慨”?说白了,实则是被逼无奈。一方面,国产高端品牌不断向上攀升;另一方面,特斯拉和新兴势力持续向下施压,奥迪这类“老牌豪华”品牌可谓腹背受敌。13 万的 A3 能够抗衡三四十万的理想 L7 吗?或许在品牌层面尚存些许优势,然而在智能驾驶以及空间表现方面,差距过大。
不过,我心中仍存一个疑惑——这 A3 已然跌至这般价位,那国产的速腾得定价多少方能确保销量?此届消费者可不愚钝,多花费一两万便可升级至奥迪,任谁都知晓如何抉择。

其实细想,奥迪此次降价或许并非仅仅是展开价格之战,更是打响品牌之战。昨晚送车前,我特意前往加油站进行了一趟油耗测试。在市区路况下实测,百公里油耗为 7.8L,于高速保持 120km/h 稳定行驶得出的油耗是 6.5L,虽较官方宣传的 7.2L/100km 实测数据略高一些,但在同级别当中不算逊色。
有趣的是,加完油后,收银员大姐瞧了瞧车,向我竖起了大拇指:“小伙子混得不错啊,开上奥迪了。”看来在多数人心中,四环标识依然是那个“遥不可及”的奢侈品。只是这一次,它与我们的距离,的确拉近了许多。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