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9日晚,安徽德上高速池祁段发生一起重大交通事故。一辆启用NOA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的小米SU7标准版,以116km/h速度行驶至施工改道路段时,与隔离带水泥桩发生猛烈碰撞。据官方通报,事故最终确认时速约97km/h,造成车内3人不幸遇难。

【关键细节曝光】
根据小米公司公布的车辆后台数据,事发前系统已检测到封闭车道的路障,并触发警报启动自动减速。驾驶员随后接管车辆转向操控,但仍在持续减速过程中发生碰撞。
值得注意的是,网络流传的现场视频显示,事故车辆在碰撞后出现爆燃现象,有自称家属的网友质疑"车门自动落锁无法开启"影响救援。
【多方紧急回应】
铜陵市交警部门4月1日向中国新闻周刊证实,事故调查仍在进行中。

当晚23时,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通过个人微博发表声明:"我们怀着最沉重的心情跟进此事,无论结果如何,小米绝不回避责任。"这是车企掌门人首次对智能驾驶致死事故作出公开承诺。

【技术争议浮现】
事故引发公众对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的三大质疑:
- 1)系统在施工改道场景下的识别能力;
- 2)人机交接过程中的响应机制;
- 3)紧急情况下的车门解锁设计。

行业专家指出,此次事故或成智能驾驶发展史上的关键节点。
【善后进行时】
据悉,小米已成立专项工作组进驻事发地,配合警方调取EDR(汽车黑匣子)数据。

公司发言人强调将"以最高规格处理善后事宜",但尚未回应车门自动落锁等技术细节。记者注意到,涉事路段已加装临时警示装置,相关检测机构正对事故车辆进行技术鉴定。
截至发稿,事故最终责任认定尚未公布。这场牵动行业神经的智能驾驶安全大考,正在等待权威答案。本台将持续关注事件进展。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