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经过
2025年3月29日22时44分,一辆小米SU7(图片|配置|询价)标准版在安徽德上高速公路池祁段发生严重交通事故,导致车内三名年轻女性当场身亡。事故发生时,车辆处于NOA(导航辅助驾驶)模式下,以116km/h的速度行驶。事发路段因施工封闭原车道并改道至逆向车道,系统检测到前方路障后发出减速提示,驾驶员在1秒内接管车辆并尝试转向制动,但最终以约97km/h的速度撞击隔离带水泥桩,随后车辆起火燃烧。

据目击者及家属描述,车辆碰撞后电池爆燃,火势迅速蔓延,车门疑似锁死,导致乘客未能逃生。急救人员抵达时,前排两人已“烧没了”,另一人送医后不治身亡。

小米官方回应与行动

1. 初步调查与数据提交
小米公司称,事故发生后立即成立专项小组,3月30日赶赴现场,31日向警方提交车辆行驶数据和系统运行记录。数据显示,事故前NOA功能正常触发减速,但驾驶员接管后仍未能避免碰撞。公司强调起火原因可能与猛烈撞击导致电池系统受损有关,而非“自燃”。

2. 雷总公开表态
4月1日晚,小米CEO雷军通过微博发文,对遇难者表示哀悼,并承诺“小米不会回避责任”,将全力配合警方调查,回应家属及社会关切。

3. 技术细节争议
车门锁闭问题:针对车门无法打开的质疑,小米解释称车门内饰板下方配有机械应急拉手,断电后仍可手动开启,但尚未接触事故车,无法确认当时情况。
AEB功能争议:小米表示,SU7的AEB(自动紧急制动)功能在8-135km/h范围内对车辆、行人等目标生效,但不响应锥桶、水马等静态障碍物,与行业标准一致。
家属与公众质疑
1. 家属控诉沟通缺失
自称遇难者家属的网友“王女士”称,事故发生后小米未主动联系家属,也未提供慰问,仅通过警方间接沟通。家属质疑小米在声明中回避了起火原因和车门锁闭等关键问题。
2. 舆论焦点
NOA系统安全性:公众质疑辅助驾驶系统在复杂路况(如施工改道)下的应对能力,以及接管提示是否及时。
善后透明度:部分网友批评小米未直接与家属对接,处理过程缺乏公开性。
当前进展与后续影响
警方调查:铜陵市公安局已介入,事故车辆暂未移交小米,具体责任需等待调查结果。
行业警示:此次事故引发对新能源汽车安全设计的讨论,尤其是电池防爆、紧急逃生机制等技术的完善需求。
此次事故不仅考验小米的危机处理能力,也为智能驾驶技术的安全性敲响警钟。在真相未明前,公众期待企业以更透明的态度回应质疑,而调查结果的公正性将成为平息争议的关键。
对于遇难者家属而言,除了经济赔偿,情感支持与真相的彻底披露同样重要。
请大家始终牢记,智能驾驶只是辅助人驾驶,而并非代替。驾驶员一定要手握方向盘,盯紧路况,随时准备接管。
(本文综合自小米官方声明、家属发声及多方媒体报道,事件进展将持续关注。)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