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小米汽车App上线安全分Beta:用数据为驾驶安全“打分”

    颜沐的店头像颜沐的店头像
    颜沐的店04-02

    近日,小米汽车App悄然上线了一项引发行业关注的新功能——“安全分Beta”系统。作为小米SU7(图片|配置|询价)车主的专属驾驶评估工具,该功能通过智能算法分析驾驶行为,生成0-100分的实时安全评分,并提供个性化改进建议。在SU7高速爆燃事故引发舆论热议的背景下,这一功能的上线被业内视为小米强化用户安全意识、重建信任的重要举措。


    安全分Beta:用数据量化驾驶风险

    小米汽车App的“安全分专区”为车主提供了一站式驾驶安全评估服务。系统通过分析激进转向、急减速、不系安全带、前碰撞预警、分心与疲劳驾驶五大核心指标,结合车速、加速度等数据,生成直观的评分结果。例如:

    激进转向:车速>10km/h时,横向加速度>0.4g(相当于1秒内降速14.1km/h)的驾驶时长占比;

    急减速:纵向减速度>0.3g(相当于1秒内降速10.6km/h)的驾驶时长占比;

    智能驾驶数据豁免:系统明确表示,智能驾驶模式(含退出后5秒)内的数据不计入评分,避免辅助驾驶系统与人工操作的争议。

    动态反馈+激励机制,引导安全驾驶习惯

    与传统安全提示不同,安全分Beta通过实时追踪与动态反馈,帮助用户快速定位问题。例如,若某次急减速导致分数下降,App会推送具体场景分析及改进建议。此外,系统还设计了“激励机制”,鼓励用户通过调整驾驶行为提升分数,形成良性循环。

    “这个功能让我开始关注自己开车的‘暴力程度’。”一位SU7车主在社交平台分享体验时表示,“以前总追求赛道性能,现在看到急加速被扣分,反而更注重日常驾驶的平稳性。”

    技术背后的安全逻辑:性能与责任的平衡

    值得注意的是,安全分Beta的上线时间与小米近期面临的SU7高速爆燃事故争议高度重合。3月29日,安徽一辆SU7在开启NOA辅助驾驶时发生事故,导致3人遇难。尽管小米已提交车辆数据,但事故原因仍存疑。

    在此背景下,安全分Beta的推出被解读为小米主动强化用户教育、规避责任争议的策略。通过将安全风险归因于“人驾模式”下的操作,系统既规避了辅助驾驶系统的潜在责任,又以数据透明化推动用户自主改善驾驶习惯。

    未来展望:智能驾驶的“安全新范式”

    小米汽车表示,安全分Beta目前处于内测阶段,未来将逐步扩展评估维度(如夜间驾驶、复杂路况等),并探索与保险、车辆维护等服务的深度联动。行业专家认为,这一功能或将成为智能汽车安全领域的“标杆”:

    用户端:通过数据可视化降低安全认知门槛,推动“安全驾驶”从口号变为行动;

    企业端:以技术手段平衡性能宣传与安全责任,重建用户信任。

    即刻体验:打开小米汽车App,进入“安全分专区”,即可开启你的驾驶安全评估之旅。是时候用数据为你的驾驶习惯“打分”了!

    (注:本文部分数据参考自小米汽车App官方说明及行业分析)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