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汽传祺M6(图片|配置|询价)曾被视为10-15万级家用MPV市场的有力竞争者,但近年来销量持续低迷,月均销量已跌至2000台以下,远不及五菱凯捷、比亚迪宋MAX DM等竞品。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消费者对这款“半价奥德赛”失去兴趣?通过与同级别热门MPV的深度对比,我们可以发现传祺M6在产品力、性价比、用户体验等方面的诸多短板。

1. 动力系统:双离合顿挫+油耗偏高,驾驶体验落后竞品
传祺M6搭载1.5T涡轮增压发动机(177马力/270N·m),匹配7速湿式双离合变速箱,账面数据尚可,但实际驾驶体验却饱受诟病:
- 低速顿挫明显:双离合变速箱在拥堵路况下换挡不够平顺,尤其是1-3挡切换时的闯动感较强,影响乘坐舒适性。
- 动力响应迟滞:低转速扭矩不足,涡轮介入较晚,导致起步和急加速时动力输出不够直接。
- 油耗偏高:官方标称综合油耗7.22L/100km,但车主实测市区油耗普遍在11-13L/100km,远高于比亚迪宋MAX DM(亏电油耗约6.5L)和五菱凯捷1.5T(市区9-10L)。
相比之下,五菱凯捷采用1.5T+CVT组合,平顺性更佳;比亚迪宋MAX DM则凭借DM-i混动系统,在动力响应和燃油经济性上全面领先。

2. 空间灵活性:轴距虽长,但第三排和后备箱实用性不足
传祺M6的轴距达到2810mm,在同级别中属于中上水平,但实际空间利用率却不如竞品:
- 第三排座椅局促:受限于车身长度和造型,第三排腿部空间仅适合短途乘坐,长途舒适性较差。
- 后备箱扩展性一般:虽然座椅可放倒,但后备箱标准容积仅324L,远小于五菱凯捷的482L,满载时行李装载能力受限。
- 储物空间设计不足:车内小件储物格较少,杯架、手机槽等细节不如五菱佳辰人性化。
而五菱凯捷采用“大四座”设计,第二排座椅支持腿托调节,灵活性更强;比亚迪宋MAX DM则凭借更合理的座椅布局,在满载时仍能提供不错的后备箱空间。
3. 配置性价比:高价低配,智能化落后
传祺M6的顶配车型售价接近16万,但配置却不如12万级的五菱凯捷丰富:
- 缺少L2级驾驶辅助:竞品如五菱凯捷、比亚迪宋MAX DM已标配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等功能,而传祺M6仅提供基础定速巡航。
- 无电动尾门:对于MPV用户而言,手动尾门在搬运大件物品时极为不便,而同价位的上汽大通G50 PLUS已标配该功能。
- 车机系统落后:祺云AI系统功能单一,语音识别和互联体验不如五菱Ling OS灵犀系统或比亚迪DiLink。
此外,传祺M6的车漆较薄,维修成本偏高,进一步降低了消费者的购买意愿。

比亚迪宋MAX DM
4. 品牌与市场竞争:新能源冲击+合资下探,传祺M6定位尴尬
- 新能源MPV崛起:比亚迪宋MAX DM、腾势D9等混动/纯电MPV在油耗、动力、智能化方面全面超越传统燃油车,传祺M6缺乏新能源版本,竞争力大幅下降。
- 合资品牌降价挤压:别克GL6终端优惠后价格下探至15万内,虽然动力稍弱(1.3T三缸),但品牌溢价和底盘质感仍吸引部分消费者。
- 五菱/吉利等国产竞品性价比更高:五菱凯捷(8.58万起)、吉利嘉际(11.98万起)在价格更低的情况下,配置和空间表现不输传祺M6。

5. 用户口碑:舒适性不足+小毛病多,劝退潜在买家
从车主反馈来看,传祺M6的主要槽点包括:
- 悬架调校偏硬:扭力梁后悬在颠簸路面滤震效果一般,影响乘坐舒适性。
- 内饰异味较大:新车需长时间通风才能消除塑料和皮质的气味,对家庭用户不友好。
- 转向虚位明显:方向盘指向不够精准,长途驾驶易疲劳。
相比之下,五菱凯捷和别克GL6的底盘调校更偏向舒适,更适合家庭出行需求。

总结:传祺M6如何破局?
传祺M6的销量下滑并非偶然,而是动力平顺性差、空间优化不足、配置缺乏竞争力、品牌溢价低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若要挽回市场,广汽传祺需尽快推出混动版本、优化变速箱调校、增加实用配置(如电动尾门、L2辅助驾驶),并重新梳理产品定位,避免被新能源MPV和低价竞品进一步挤压生存空间。
对于消费者而言,如果更看重低油耗和智能化,比亚迪宋MAX DM是更好的选择;如果追求高性价比和大空间,五菱凯捷或五菱佳辰更值得考虑;若预算充足且偏好合资品牌,别克GL6也能提供不错的驾乘质感。传祺M6若不能尽快补齐短板,恐将在激烈的MPV市场竞争中进一步边缘化。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