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汽本田开发区新能源工厂内,400余名参会者的目光聚焦在一辆名为“烨P7”的银色SUV上。这款定价超20万元的车型被官方称为“日系纯电反击第一枪”,但其搭载的激光雷达来自深圳速腾聚创,电池供应商为宁德时代,智驾方案由华为提供。工厂负责人直言:“除了车标是本田,其余全是中国技术。”

200公里外的广汽丰田4S店内,销售人员正向客户力推新上市的铂智3X:“标配激光雷达和城区智驾,补贴后顶配不到15万,比同级国产车便宜3万元。”数据显示,该车型上市首小时订单破万,国产化率高达99%,进口零部件仅剩1%。
广汽丰田工程师透露,铂智3X研发团队中,中国成员占比超80%,首席工程师柳文斌首次打破日方主导研发的惯例。生产线工人展示的零部件清单显示,车机芯片采用地平线征程5,域控制器来自德赛西威,座椅供应商为延锋国际。“除去技术授权费,单车成本比三年前下降40%。”
本田方面更激进。新建的广州工厂引入AI焊接检测系统,冲压车间实现100%自动化,焊装机器人精度达到0.1毫米。但工厂目前单班日产量仅133台,生产线空置率达70%。有员工担忧:“如果月销达不到5000台,这套价值35亿的智能产线可能沦为摆设。”
对比测试显示,烨P7的Honda SENSING 360系统在匝道汇入成功率比小鹏XNGP低12%,夜间行人识别距离短30米。本田工程师承认:“L3级自动驾驶至少要等到2025年。”而广汽集团已宣布,年内将量产搭载L3自动驾驶的昊铂车型。
市场用脚投票的现象明显。某汽车论坛调查中,72%的消费者认为“合资电车技术落后国产一代”,仅有8%用户愿为日系品牌溢价买单。比亚迪销售主管直言:“当雅阁的国产化率都达到99%,所谓日系血统就是个伪命题。”
铂智3X的热销证明,价格下探至10万元区间能换取市场份额。但财务数据显示,该车型毛利率不足5%,远低于凯美瑞(图片|配置|询价)的18%。分析师警告:“以亏损换市场的策略撑不过三年。”
更严峻的是品牌认知困境。某新势力产品经理调侃:“现在买合资电车就像买贴牌手机,系统是鸿蒙,芯片是骁龙,只剩外壳是外国品牌。”当特斯拉Model Y开始采用比亚迪刀片电池,这场战役的核心早已变成——谁掌握三电技术和智驾生态,谁才是真正的“主场玩家”。
日系车在中国新能源市场的反攻,本质是全球化生产体系与本土产业链的正面碰撞。当国产化率突破99%红线,当智驾方案全面转向华为、大疆,所谓的“合资反击”更像中国制造能力的一次集中检阅。价格战或许能赢得短期销量,但失去技术主导权的车企,终将沦为本土供应链的组装车间。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