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悲剧,让小米SU7(图片|配置|询价)这款备受瞩目的车型,陷入了舆论的风暴眼。小米SU7高速碰撞爆燃,三名年轻生命消逝,其中一位遇难者父亲罗先生的发声,更是揪紧了公众的心:女儿遗体已碳化,而车企所谓的工作小组却迟迟未与家属联系。

咱们先回顾下这起事故。3月29日22时44分,小米SU7标准版在德上高速公路池祁段行驶,因前方施工路段,车辆在NOA智能辅助驾驶状态下检测到障碍物后提醒并减速,驾驶员接管后还是撞上隔离带水泥桩,随后爆燃。这一系列瞬间发生的事,带走了三条鲜活的生命,给几个家庭带来了灭顶之灾。
事故发生后,小米汽车客服人员回应称已成立专门工作小组赶赴现场,会全力配合警方和家属调查、协助处理后续情况。可现实呢?家属这边根本没等来小米汽车工作小组的任何联系。这就好比给家属画了个大饼,却没有实际行动,这种言行的巨大反差,实在让人难以接受。罗先生他们来自湖北大冶,事故发生时,车主手机后台预警,家属通过电话才得知此事。等家属赶到枞阳县,现场已封锁,他们只能从交警支队得知女儿和同学遇难,还有一位女孩被砸破车窗拖出后抢救无效死亡。可以想象,家属当时是多么无助和悲痛,而此时他们急需的是来自车企的真诚沟通和帮助,可得到的却是冰冷的冷处理。
从消费者角度看,汽车,尤其是带有智能辅助驾驶功能的汽车,承载着人们的出行安全。小米SU7一直以科技感和智能驾驶为卖点,吸引了众多消费者的目光。但这起事故,无疑给信任它的消费者敲响了警钟。如果智能辅助驾驶在关键时刻不能保障安全,甚至成为引发事故的潜在因素,那消费者还怎么敢放心使用?这不仅关乎小米SU7这一款车,更关乎整个智能辅助驾驶行业的公信力。
对于小米汽车来说,此次事件是一场严峻的考验。成立工作小组却不与家属联系,这种做法实在不应该。在危机公关中,第一时间与受害者家属建立联系,展现出真诚的态度,积极解决问题,才是正确的打开方式。如今这种冷处理,只会让家属寒心,也让公众对小米汽车的好感度直线下降。一旦品牌形象受损,想要再挽回消费者的信任,可就难上加难了。
站在社会层面,这样的事故也给我们提了个醒。随着汽车智能化的快速发展,相关的安全标准和监管机制必须跟上。不能等事故发生了,才来反思和补救。智能辅助驾驶到底安不安全,怎样才能更安全,需要车企、监管部门以及全社会共同探讨和解决。
小米SU7爆燃事故不应仅仅是一个热点事件,而应成为整个汽车行业审视智能驾驶安全、反思危机处理方式的契机。希望小米汽车能尽快端正态度,给遇难者家属一个交代,也给广大消费者一个合理的解释。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重新赢回消费者的信任,让悲剧不再重演。
#小米SU7爆燃事故 #车企回应 #智能驾驶安全 #危机公关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