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山东重工王琛:推动商用车行业向高、向新、向质发展

    3月28日至30日,由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主办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在北京成功举行。本届论坛围绕“夯实电动化 推进智能化 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主题,安排了包括高层论坛、国际论坛在内的12场主题会议。

    在28日上午举办的“商用车低碳智能化进程与趋势”商用车可持续发展论坛上,山东重工集团新能源转型发展总监王琛围绕如何推动商用车行业向高、向新、向质发展,从商用车出口、新能源转型及智能化实践等多个方面作了分享。

    山东重工集团新能源转型发展总监王琛发表演讲

    谈出口:逆全球化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自2021年销量达到顶峰之后,商用车行业进入了调整期或者说低谷期,年度销量始终维持在400万辆以下,未能恢复到之前的峰值水平。然而,商用车行业的海外表现却异常亮眼,自2021年起,年增长率接近50%,至2024年,出口量已接近90万辆,显示出强劲的增长潜力。

    在此期间,山东重工旗下的中国重汽和陕重汽在海外市场取得了显著成就,其有近30家海外生产基地,并正在加快本地化制造工厂的建设步伐,以优化产品结构,增强产品长期竞争力。

    王琛还特别提到了特朗普政府计划对非美国生产的汽车征收25%关税所带来的挑战。不过,他认为,这将推动中国商用车企业从单一的中国制造外销模式转向全球产能布局模式,从而提升企业的全球竞争力。“长远来看,这对中国的商用车行业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促使我们建立能够在国际舞台上与行业巨头竞争的能力。”王琛说道。

    谈新能源:重卡稳步前进,轻卡前景可期

    据王琛介绍,2023年新能源重卡主要应用于短途运输领域,例如封闭园区和工厂内运输。但从2024年开始,这些应用逐渐扩展到中长途及干线物流领域。市场细分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2023年自卸车占据了超过一半的市场份额,而到了2024年,牵引车的份额上升至60%-70%,这一转变体现了新能源重卡市场的稳健成长。

    虽然新能源轻卡的渗透率较高且销售状况良好,但其增长速度略低于预期。一方面,轻卡用户的里程焦虑相对较小,配备120-140度电池的产品足以满足每日三四百公里的行驶需求;另一方面,轻卡可以共享轿车的充电设施,提高了使用的便利性。“因此,我们预计新能源轻卡最终能够满足90%以上的应用场景需求。”王琛表示。

    目前,中国重汽制定了“一主引领、两翼驱动”的产品规划——以纯电动为主导,混合动力和燃料电池为辅助的战略布局。公司已经推出了涵盖市场上主流的280-600度电量的重卡产品线以及80-160度电量的轻卡产品线,全面覆盖商用车的各种使用场景。

    谈智能化:从企业变革到行业变革

    近年来,客户对于车辆智能化的需求日益增加。但是,随着经济性的考量成为重要因素,客户对驾驶舱内部智能化功能的关注度有所下降,对于车辆整体操作性能(尤其是辅助驾驶)的需求则有所上升。鉴于此,山东重工专注于干线物流、智慧港口和智慧矿山三大领域的智能化部署。

    在干线物流领域,去年L2+级别的智能驾驶车辆销量接近一万辆,实现了重大突破,多家快递快运公司如“三通一达”、德邦、顺丰、京东等均表现出采购兴趣。山东重工正与智加科技等合作伙伴合作开发低成本的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同时,快递快运市场正朝着零碳排放的方向发展,海外市场对此类技术的需求也在增加。

    在智慧港口方面,由于较早进行了布局,天津港和宁波港的自动驾驶车队都选用了山东重工的产品。而在智慧矿山领域,由于安全性和降低司机成本的需求,智能化同样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为此,山东重工研发了一系列从牵引车到自卸车、矿用卡车的产品。“在经过两三年、三四年的积累和市场的渗透,以及对客户的教育,我们相信这种高阶辅助驾驶(非完全无人驾驶)的重卡,会在市场上有一个大的爆发。”王琛指出。

    结语

    王琛强调,在新能源和智能化的发展进程中,企业的转型主要体现在产品层面,而行业的转型则包含向上和向下的两个方向。向下转型指的是供应链正处于变革之中,国内零部件制造商应抓住机遇迅速进入市场;向上转型意味着新能源商用车和智能化应用场景需要更多的平台型企业参与合作,其中也包括了那些专注于智能化和自动驾驶技术的初创公司。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