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关键技术如下:

1. 电池电化学技术:通过研发新的正负极材料,如高镍三元材料、硅碳负极材料等提升能量密度。同时,优化电解质配方,如采用固态电解质替代传统液态电解质,可提高电池安全性、能量密度和充放电性能。

2. 电池管理系统(BMS):实时监测电池的电压、电流、温度等参数,精确估算电池的荷电状态(SOC)和健康状态(SOH)。还能通过均衡电路,平衡电池组中各单体电池的电量,防止出现过充、过放现象,延长电池使用寿命。并且具备故障诊断与保护功能,当检测到电池出现异常时,能及时采取措施,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3. 充电技术:快速充电技术通过提高充电电压或电流,缩短充电时间,如800V高电压平台技术,可实现超充最大功率达400-500kW。无线充电技术则利用电磁感应、磁共振等原理,使车辆无需插线即可充电,提高了充电的便利性。
4. 热管理技术:通过液冷、风冷等散热方式,以及加热膜、热传导等加热方式,将电池温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保证电池性能和寿命。还能实现电池组内温度的均匀分布,避免因局部过热或过冷影响电池性能和安全性。

5. 结构设计技术:采用模块化、集成化设计,将电池单体组合成电池模组,再将模组集成到电池包中,提高空间利用率和生产效率。同时,优化电池包的结构强度,使其满足车辆碰撞、挤压等安全要求,如采用高强度钢或铝合金框架等。
以上是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一些关键技术,这些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完善,对于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信息来源于网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