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小米汽车目标30万辆! 产能与供应链成最大考验!

    产能现状与挑战


    • 现有产能不足:小米汽车目前主要依赖北京亦庄一期工厂,月产能约2万台,但截至2025年2月,其首款车型SU7的累计订单已超30万辆,未交付订单达15万辆,产能严重不足。


    • 新车型加剧压力:2025年2月推出的SU7 Ultra上市3天锁单量即破万台,且首款SUV车型YU7计划于6-7月上市,这将进一步加剧产能压力。


    • 交付周期延长:由于产能不足,消费者提车时间普遍较长,甚至一度超过45周,这不仅影响用户体验,也可能导致部分潜在客户流失。


    产能提升计划


    • 二期工厂投产:小米汽车二期工厂主体建筑已封顶,预计7月竣工并通过验收,8月正式投产。投产后,两座工厂合计年产能将达30万辆,折算月产能约2.5万台。通过双班制生产优化,实际单月产能有望在9月突破5万台。


    • 三期工厂规划:紧邻北京小米汽车工厂二期的地块疑为其汽车工厂三期,此外,小米还计划在武汉建设全新制造工厂,这将进一步提升其产能。


    供应链的机遇与挑战


    • 供应链优势:小米汽车的零部件几乎都可以在中国供应链中找到成熟的解决方案,这使得小米汽车在保证产品性能和品质的同时,能够最大限度地控制成本,并实现快速量产。


    • 供应商产能瓶颈:由于小米在招标初期对产能要求并未设定过高标准,供应商们需要加大投资、扩大产能,才能满足小米日益增长的订单需求。未来,随着小米汽车产能的快速提升,供应商的产能瓶颈可能会进一步凸显。


    市场与盈利前景


    • 市场需求旺盛:小米SU7(图片|配置|询价)系列的持续热销,以及新车型YU7的推出,表明市场对小米汽车的需求旺盛。如果能够解决产能问题,小米汽车有望实现更高的销量。


    • 盈利预期:随着交付量的增加,小米汽车的毛利率正在逐步提升,2024年第四季度毛利率已升至20.4%。若2025年交付量突破35万辆,小米或将成为最快实现盈利的新能源车企之一。


    综上所述,产能与供应链是小米汽车实现2025年30万辆甚至更高交付目标的关键因素。通过加速工厂建设、优化生产模式以及加强供应链管理,小米汽车有望克服这些挑战,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力。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