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炸出重磅消息:极氪自主研发的1.2兆瓦全液冷充电桩即将量产。该设备单枪功率直接打破全球纪录,是特斯拉V4超充桩(350kW)的3.4倍,保时捷800V高压快充的2倍。首批配置10根液冷桩的“兆瓦充电站”已进入施工阶段,计划今年二季度投运。

全液冷技术成为关键破局点。传统风冷充电桩功率极限卡在600kW,液冷系统通过封闭循环冷却液,将电缆直径压缩40%,充电枪重量减轻35%,实现电流传输效率突破95%。实测数据显示,搭载该技术的极氪009车型,在匹配液冷桩情况下,10分钟补能500公里——相当于每分钟充入50度电。
兆瓦级充电站布局暗藏商业野心。单站10根超充桩可同时支持20辆车(双枪配置)以1.2MW功率充电,电力总负荷达到12MW,相当于一个中型购物中心的用电峰值。这要求电网侧必须配套储能系统和智能功率分配模块,极氪工程师证实已与国网联合开发动态负载管理系统,充电站实际运行功率可随电网负荷智能调节±30%。
极氪充电网络正以每年300%速度扩张。从2021年秘密铺设首条超充线路,到如今1500根自建桩覆盖全国68城,其充电地图已渗透至318川藏线、独库公路等极限场景。内部文件显示,2024年极充桩数量将突破4000根,2026年目标直指万桩体系,重点覆盖高速服务区与城市核心商圈。
行业技术路线面临重构压力。当前主流车企的800V高压平台设计峰值功率普遍在480kW以下,极氪兆瓦桩的落地可能倒逼整车企业升级电气架构。宁德时代研发负责人向媒体透露,4C超快充电池实际利用率长期不足60%,根本制约因素正是充电桩功率天花板。

电动车补能战局进入读秒阶段。当跨国车企还在争论500kW是否足够时,中国产业链已把充电枪推进到兆瓦时代。这场由上游供应商、电网企业、整车制造商共同参与的能源革命,正在改写全球新能源汽车竞争规则——充电10分钟,续航1000公里的技术临界点,或将由中国企业率先突破。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