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比亚迪百万豪车“降价”抢市场:技术能打赢BBA吗?

    62.8万起!比亚迪最新旗舰轿车仰望U7直接对标宝马7系。这家靠10万元级车型发家的车企,突然把战火烧到了百万豪车圈。但消费者会为“技术故事”掏钱吗?


    价格腰斩,百万品牌“自降身价” 仰望U7五座版62.8万元的定价,比自家越野车U8便宜近50万,四座版也不过70.8万。作为对比,奔驰S级入门款94.68万,保时捷帕拉梅拉更是百万起步。比亚迪销售总经理胡晓庆称这是“交朋友的诚意价”,但明眼人都看出:仰望需要销量。


    此前发布的U8越野车开局火爆,132天卖出5000辆,但后续月销量持续下滑至不足300台;168万的超跑U9上市13个月仅卖出125辆。高端品牌冲不动,比亚迪必须拿出更亲民的价格。


    技术堆料:悬浮车身+航母科技 发布会成了技术宣讲会。云辇-Z悬架系统被重点强调,官方称其用上航母电磁弹射技术,让车身“悬浮在轮子上”。插混版搭载的水平对置发动机把噪声压到1分贝以内,纯电版续航720公里,零百加速2.9秒。


    但核心争议在于:这些参数能否转化为用户体验?有业内人士质疑,电磁悬架维护成本高昂,水平对置发动机在汽车领域并非新技术,保时捷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已应用。


    对手围剿:小米抢跑,蔚来卡位 U7所在的60-80万区间已成修罗场。小米SU7 Ultra定价52.99万,上市2小时订单破万;蔚来ET9宣称900V高压平台,预售订单超3万;华为合作的尊界S800直接喊出“迈巴赫平替”。


    更尴尬的是消费认知。某豪车销售直言:“开奔驰S级是身份象征,但开比亚迪豪车?客户第一反应是‘网约车升级版’。”


    比亚迪似乎想复制手机行业的颠覆路径——用技术参数碾压传统巨头。王传福在内部讲话中强调:“高端车不能堆料,要靠革命性技术。”但现实是,2024年奔驰S级卖出1.4万辆,宝马7系超1万辆,而仰望U8全年销量仅7254辆。


    有投资人算过一笔账:比亚迪单车均价15.9万元,卖10辆秦PLUS才能抵1辆U7的利润。当价格战侵蚀中低端市场利润,冲高已成生死之战。


    华为问界M9年销15.6万辆证明,百万市场并非铁板一块。但对比亚迪来说,仰望U7必须回答两个问题:百万预算用户是否愿意放弃BBA光环?当小米把顶配车型压到50万区间,技术溢价还剩多少空间?


    现在,压力来到消费者这边——是时候用钱包投票:参数表上的黑科技,真能值回60万差价吗?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