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比亚迪仰望U7的发布会,看得我直拍大腿——王传福这是要掀桌子啊!

一堆天顶星技术,加上仰望之前的品牌定位和前两位大哥(U8、U9)的价格锚点,让无数人猜测,U7怎么着也得上百万呀。当62.8万起的价格一出来,全屏的“疯了”!

仰望U7技术到底有多牛,让人觉得62.8万超级便宜?
咱们就先来唠唠这款“技术怪兽”的三大杀招!
一、比亚迪把航母技术塞进了轿车!
1. 悬架革命:从此告别“颠成筛糠”
传统豪车吹上天的空气悬架,在仰望U7的云辇-Z面前直接成了“古董”。
这套系统直接把磁悬浮列车和航母弹射器的电磁技术搬上了车,响应速度5毫秒,比传统悬架快20倍!
过减速带像踩棉花,高速爆胎车身稳如老狗,甚至能主动预判坑洼提前抬升底盘。
更绝的是,它还能把颠簸能量回收发电,续航白嫖3%。
网友调侃:“以后过减速带得收费,不然比亚迪亏大了!”

2. 2.9秒破百,还能横着走!
1300匹马力、2.9秒零百加速、极速270km/h——这些数据已经够吓人了,但这绝不是仰望U7看重的。
易四方四电机更骚的是完全“不讲武德”。四个轮子独立控制,原地掉头、定圆漂移都是基操,甚至能像螃蟹一样平行横移泊车!
以后侧方停车?不存在的,直接“平移入库”,隔壁车主看得眼珠子都得瞪出来。什么品牌的车主?所有品牌!

3. 智能天花板:激光雷达×3,预判路况!
全车32个传感器+三激光雷达,算力508TOPS,城市领航交付即开通。最狠的是悬架能和智驾联动,比如提前0.5秒识别井盖,自动抬升5厘米;冰雪路面每秒抖50次破冰,制动距离缩短11%。

就这技术,全都是史无前例,全都是人类汽车行业的天顶星科技!全都是之前存在于想象之中的科幻技术!
什么?BBA?特斯拉?想什么呢,就连华为、小米见了也得乖乖叫声大哥!
二、价格有多劲爆?为什么要这么定价?
仰望U7的定价堪称“精准爆破”:62.8万比奔驰E级还便宜,但尺寸直逼S级(车长5.2米+,轴距3.1米),纯电续航720km,插混综合续航1000km,刀片电池安全buff叠满。对比之下:
奔驰S级:入门版94万,零百加速6.8秒,续航?不存在的。
保时捷Taycan:89.8万起,续航勉强400km,加速倒是快,但贵了30万!
就连小米SU7 Ultra(52.99万)也瞬间不香了!
这里多说几句题外话哈。
有人说不要跟小米SU7 Ultra比,毕竟不是同类型的车。
这话说对了一半。
有些人买车是有明确需求的,比如我要买辆大SUV,就不会考虑小米。
但更多人买车是拿着钱去看的。比如拿着50万,就看现在市场上50万有什么车,就算你30万国产性能吊打合资50万,人家就是不考虑。
甚至,有人轿车和SUV都可以一起考虑。昨天在一个直播间,就听到有人定了N9,见到U7价格,犹豫了。
那么小米和仰望,价格差距只有10万,当然可以对比了。这个道理就跟小米SU7 Ultra会抢走BBA的56E销量一样。

圆规正传,问题来了,按照仰望以前的品牌定位和定价策略,为什么会突然拉低了售价呢?比亚迪到底图什么?
我猜,有这么几个原因:
1. 小米SU7 Ultra带来的启示
小米SU7 Ultra的出圈爆火,让民众为之疯狂,车企不可能不受震动。
原来豪车也能这么玩?
原来豪车不一定只是提升品牌形象,不只是秀肌肉,还能走量是吧?那我们就坚决地进行“技术平权”吧?
玩成本竞争?船夫哥表示:这个我熟!
而且,这个时间节点搞个惊爆价,还能趁着小米SU7 Ultra的产能受限,抢一波小米流量和订单!
2. 插混版的“阳谋”
腾势不给力是吧?那老大哥仰望下来接一把。
纯电版和插混版同价,用插混版收割BBA燃油车用户。2.0T水平对置发动机+52.4kWh电池的组合,纯电续航200km,综合续航1000km,专治土豪们的“续航焦虑”。
你就说原来的56E准车主,如果有能力加点钱,会不会考虑仰望U7吧?
小米SU7 Ultra火是吧,毕竟你是纯电的,我有插混!
3. 千伏平台的后手
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U7立项早,平台老,比亚迪刚发布的千伏平台,U7是来不及了。今年先出个便宜的。胡总在发布会上明确说了,明年使用新平台,价格还能向上拉一拉,会上市百万级产品。
至于后年?固态电池都要出来了!
以上,仅仅是猜测,评论区可以说说你的想法。
有人表示不理解,说这样定价损伤了高端品牌的定位。
但不对啊,小米SU7 Ultra的52.99一出来,你们不是高呼牛逼吗?为什么轮到仰望,就不理解了呢?
时代变了,用技术普惠颠覆豪车市场的“身份定价”规则,这不是大大的好事吗?
如果有更高端的技术,价格再向上探呗。先有了量,活下来再说,不好吗?
反正这样的选择,我坚决支持!
三、“技术流”做高端的隐忧
最近汽车市场关于比亚迪高端化的讨论有很多,我前面也写了两篇关于腾势的文章:
比亚迪到底比小米差在哪里了?
比亚迪腾势为何卖不好?
仰望虽然贵为百万豪车品牌,但它身上也有类似的问题:过分依赖技术,高端化运营能力一般,属于长板很长,但短板挺多的类型。
首先就是品牌的建设,还需要继续努力。毕竟土豪们现在认标的情况还很严重。
其次是产品定义。腾势多款车上都出现定义不清的问题,本来仰望U8和U9定义得挺清晰的。但到了U7上,说是旗舰车型,但到底是行政还是运动呢?又说不清了。
买行政车的人可能会嫌弃不够商务;运动轿跑呢,又不够活泼。有点尴尬。
再次还是外形。这个前脸争议很大,虽然有不少迪粉夸爆,但嫌弃丑的也大有人在。虽然C型矩阵大灯+机盖筋线的组合确实霸气,但不漂亮啊。

不得不又提小米,颜值即正义,人家是把外观当成最重要的事来做,比亚迪呢,感觉就像为了高端技术随便套个壳。
昨天看发布会,有个弹幕很扎心,也确实说出了某种真相,大意是:看U7的技术视频,U7就像是这些天顶星技术的测试车!
随后,又听到一个说法:比亚迪造车还不完美,如果作为汽车的供应商,会是全球顶级的。
都是在肯定其技术实力,但又对整车不够满意。
四、坚决支持比亚迪的选择
技术是一切的根本,有了源源不断的技术储备,企业就有了根,从长期看,是值得被看好的。
只是现在的短板需要补齐。
华为小米都做了榜样,相信更懂消费者、更会做高端车的比亚迪不会让我们等太久。
别的不说,明年千伏平台的新U7,能把前脸先改改吗?
至于U7月销能有多少,评论区听您高见!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