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
她曾被嘲笑是“不懂互联网的过气女将”,却在一年内让濒临退市的车企起死回生;她带着丈夫女婿空降新势力,被质疑“家族式管理”,却用销量打脸所有人。从乡镇小厂到行业霸主,王凤英的狠,从来不只是骂人和裁员——这是一场传统制造业智慧对互联网泡沫的降维打击。

一、草根起步:瓷娃娃的破局之路
九十年代初的河北保定,长城汽车还是个为发工资发愁的乡镇小厂。梳着麻花辫的王凤英,放弃国企的安稳职位,成了厂里最年轻的销售员。当老师傅们等着看笑话时,这个看似温顺的姑娘,已经跟着运货车跑遍华北平原。

别人催债靠喝酒应酬,她带着账本蹲在修理厂学技术;别人抱怨市场难做,她啃着冷馒头跑遍东北三省。短短半年,她摸清了每个经销商的资金周转规律,甚至能预判哪家门店下个月会倒闭。这种“把脚踩进泥里”的狠劲,让她在男人扎堆的车圈杀出血路。

二、长城时代:铁血女帅的崛起
当政策叫停轿车业务时,长城仓库堆满滞销的零部件。王凤英带着团队转战皮卡市场,在零下二十度的哈尔滨,她亲自给经销商演示车辆抗寒性能。别人还在争论“该不该让利”,她直接推出“先打款后提货”模式,把现金流风险转嫁给渠道商。

这场豪赌让长城皮卡三年登顶销冠,更锻造出独特的“反向控制”体系:经销商想要热门车型?必须先消化库存车。想拿到更低折扣?得完成指定销售额。这种“既给糖又挥鞭子”的策略,让哈弗H6(图片|配置|询价)创下连续八年霸榜的奇迹。
三、空降小鹏:传统与科技的碰撞
当何小鹏带着互联网思维造车时,王凤英正在海南度假。接到邀约电话时,她只问了一个问题:“你敢让我动采购部吗?”此时的G9车型刚经历上市惨败,内部贪腐导致成本失控,连座椅海绵的价格都比同行贵三成。

空降首日,她就带着审计团队突袭零部件仓库。当技术派高管炫耀“顶级供应商名单”时,她指着运输单据冷笑:“宝钢的钢板经过五层中间商,每吨多付的搬运费够买台冰箱。”这场“成本拆解手术”从钢材延伸到充电桩,硬生生挤出三成利润空间。
四、刮骨疗毒:家族班底的双刃剑
带着丈夫张利和女婿江子阳入职时,王凤英被舆论贴上“任人唯亲”的标签。但鲜有人知,张利是长城制造体系的奠基人,曾用五年时间将生产线误差控制在毫米级;江子阳主导的“哈弗下乡计划”,曾让偏远县城每十户人家就有一辆长城皮卡。

在供应链重组的关键时刻,张利带着团队住进工厂,三个月将电池包成本压低两成;江子阳重构销售网络时,把北上广深划分为二十个战区,每个区域经理必须签下“生死状”。当首款低价车MONA M03上市时,这对“家族组合”用二十天破万的销量,堵住了所有质疑者的嘴。
五、爆款哲学:要里子不要面子
在智能驾驶内卷的时代,王凤英反其道而行之。她力排众议砍掉激光雷达,把省下的钱全砸进续航和快充;当竞品忙着给座椅镶金边时,她坚持用超纤材质:“网约车司机每天坐八小时,透气比真皮更重要。”

这套“实用主义造车法”直击下沉市场:没有花哨的灯带,但充电十分钟能跑两百公里;不搞限量联名款,但保修期比同行多两年。当同行还在争论“该做高端还是走量”时,她已经用两款爆品包抄十至二十万元市场,让家庭用户和网约车司机同时买单。
六、行业启示:狠人的生存法则
王凤英的办公室里挂着八个字:慈不掌兵,惰不聚财。当新势力沉迷参数竞赛时,她带着团队去菜市场调研:“买菜大妈选车看油耗,快递小哥关心充电速度,所谓的智能生态不如一块防滑踏板实在。”

这种“从泥巴里找答案”的作风,撕开了互联网造车的遮羞布。当何小鹏惊叹“她看一眼报价单就知道哪里虚报”时,行业突然醒悟:再酷炫的自动驾驶,也需要成本控制托底;再宏大的生态故事,抵不过经销商的真实订单。
【写在结尾】
在这个人人谈论颠覆的时代,王凤英用三十年证明:真正的变革者,不在发布会PPT里,而在工厂的螺丝钉上;不是参数表的堆砌狂,而是供应链的拆解师。
当我们抱怨职场内卷、生意难做时,或许该学学这位铁娘子的“笨功夫”——没有风口就自己造风口,没有退路就把退路焊死。毕竟市场从不同情眼泪,它只奖励那些对自己够狠、对真相够真的人。

正如她在内部会上说的那句话:“造车不是请客吃饭,是要从别人碗里抢肉吃。”这或许就是中国制造业最原始的生存智慧:在泥泞中长出的花朵,从来不怕风雨。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