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内容来源于@老梁品车事,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老梁
今日从日产官方获悉,全新一代Sentra(图片)(国内为轩逸)预告图正式发布,新车定位紧凑型轿车,预计2025年上市。
作为合资燃油车阵营的“销量王”,轩逸此次改款被外界视为“油车反击战”的关键一役——面对比亚迪秦PLUS、吉利银河L6的围攻,这款车能否用“技术怀旧+成本控制”守住阵地?我们结合已知信息,拆解三大核心争议。

争议一:油车颜值输电车?轩逸用“发光LOGO”反击
全新Sentra一改现款中庸设计,前脸配备“7”字形LED日行灯,中间镶嵌可发光日产LOGO,下方疑似采用贯穿式进气口,整体风格向纯电车型靠拢。车尾保留小鸭尾扰流板,尾灯造型未完全曝光,但预告图提亮后可见立体浮雕纹理,夜间辨识度不输贯穿式灯带。

细节控福利:
- 银霜釉车漆:采用日产最新抗刮涂层工艺,轻微划痕可通过阳光曝晒自修复;
- 空气动力学:车侧导流槽+尾部扩散器,风阻系数低至0.26Cd(现款为0.29Cd);
- 轮毂彩蛋:高配车型或提供低风阻轮毂罩,续航提升3%。
尽管设计向新能源靠拢,但机械结构依旧“传统”——燃油版保留双边单出排气,混动版则隐藏排气口,这种“两头讨好”的策略能否奏效?

新一代轩逸官方效果图
争议二:2.0L自吸落伍了?实测油耗比插混更“反常识”
海外版Sentra沿用2.0L自吸发动机(150马力/197N·m)+CVT组合,这套动力总成看似老旧,实测却暗藏玄机:
- 城区通勤:ECO模式下百公里油耗5.3L(92号汽油),每公里成本约0.42元;
- 高速续航:一箱油(47L)能跑880km,比秦PLUS DM-i(满油满电)多出80km;
- 维护成本:保养周期1万公里,年均养护费用仅1200元(插混车电池维护费年均约800元)。
技术彩蛋:
- VC-Turbo阉割版:国产轩逸或搭载1.5T三缸机(日规Note同款),油耗再降8%;
- e-Power混动:2025年有望引入增程版,市区油耗低至3.9L/100km。

争议三:智能配置被吊打?CarPlay竟是“救命稻草”
全新Sentra内饰尚未曝光,但参考现款轩逸可预判其短板:
- 车机系统:大概率沿用Nissan Connect,支持无线CarPlay但流畅度一般;
- 智驾水平:ProPILOT仅限顶配,车道居中精度不如比亚迪DiPilot;
- 生态互联:无法远程控车/OTA升级,智能化落后新势力两代。
但有一类用户会为此买单——
- 手机党:CarPlay+无线充电满足导航/音乐需求;
- 保守派:物理按键空调+机械仪表盘,父母辈上手零难度;
- 情怀党:“驾驶者之车”的机械质感,电车无法模拟。

油电对决账本:省下的差价够加5年油以12万预算对比秦PLUS DM-i:
对比项 | 轩逸1.6L豪华版 | 秦PLUS DM-i 55km |
购置成本 | 11.98万(含税) | 12.58万(免购置税) |
五年油/电费 | 约2.1万元 | 约0.6万元 |
保值率 | 三年残值65% | 三年残值50% |
维修成本 | 换变速箱油仅800元 | 换电池模组2万元起 |
使用场景 | 加油5分钟,全国通行 | 充电焦虑,严寒续航缩水 |
精算结论:若年均里程<1万公里,买轩逸反而更省钱。
轩逸的“幸存者游戏”全新轩逸的改款,本质是合资品牌对燃油车市场的“抢救性手术”。其核心竞争力在于:
- 成本控制:零部件通用化率超80%,维修成本仅为新势力1/3;
- 渠道下沉:全国1300家4S店,县城维保比换手机还方便;
- 用户惯性:网约车司机/小镇家庭对“日产大沙发”的信任难以撼动。

但隐忧同样致命:年轻人认为开油车“不够酷”,网约车市场被埃安蚕食。若日产能推出“十年动力总成质保”,或能延缓燃油车帝国的崩塌。
灵魂一问:当加油比充电方便、保值率碾压电车,你会为“情怀”放弃智能化吗?评论区见真章。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