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批申请新产品准入的车辆生产中,申报的新产品共计1707个,申报新能源汽车产品的共有187户企业的501个型号,其中纯电动产品共145户企业434个型号、插电式混合动力产品共31户企业55个型号、燃料电池产品共11户企业12个型号。
细分来看申报新能源商用车共有438个型号,分车型看重卡、轻卡、专用车占据前三,占新能源商用车申报比例分别为34%、22%、17%;而微面、中面、微卡、中卡车型申报比例均不超过1%。在新能源面系车中新能源大面申报最高,合计申报12款,新能源大面申报数量增加,大电量、大空间、长距离运输特点日益明显。供给端也成为企业主要覆盖车型。

TOP10 车企:
本次申报车企不足10家,仅7家,长安汽车新车型此次稳居第一 ,共申报5款新车型,远程申报4款,福田申报 2款 ,上汽大通申报2款新车型,其余江铃、江淮等均申报一款新车型。

新能源面系车共发布16款车,全部是纯电
从车辆使用习惯上看面系车以市内短距离运输为主,本质是 “政策红利 + 技术成熟 + 场景适配” 的三重驱动。对于城配物流企业,纯电车型不仅是合规选择,更是降本增效的利器,纯电动车每公里电费约 0.05-0.3 元,而燃油车油费普遍在 0.5-0.7 元 / 公里。以年行驶 10 万公里计算,纯电动车每年可节省燃油费 2 万 - 4 万元。例如,一辆 10 万元的纯电动车 8 年总使用成本约 4.3 万元,而同级燃油车高达 9.9 万元。随着电池技术突破(如固态电池量产)和充电网络完善,纯电面系车的市场渗透率将持续提升,成为城市物流的主流选择。
动力电池:宁德时代独占9款车型,其中长安凯程全部使用宁德时代,亿纬锂能两款,供应远程星享V系列,PACK为远程智芯;欣旺达两款供应上汽大通大拿V,PACK为华霆(合肥)动力;国轩高科一款,供应远程超级VAN,PACK为远程智芯;中创新航一款,供应江淮微面车型。
新能源面系车市场维持高增长
根据电车资源行业研究院数据统计,2月新能源面系销量高达21612辆,同比大幅增长160.0%,较1月份环比上涨表明市场正处在快速变化期。与 2024年2月相比,2025年2月新能源面系车市场结构有明显变动。微面占比从2024年的17.4%骤降至12.2%,中面占比则从49%升至56.3%,大面占比微降。中面在面系市场中的地位依然稳固。
新能源面系物流车渗透率进一步拉升
面系:2025年1-2月渗透率(+54.6%)高于2024年(+46.3%),表明该类型物流车的新能源渗透速度加快。
微面:2024 年渗透率为14.9%,2025 年1-2月骤降至6.0%,是三类车型中降幅最大的,新能源渗透明显遇冷。
中面:两年渗透率均处于极高水平,2024年为96.6%,2025年1-2月为 96.5%,几乎持平,说明中面物流车已高度普及新能源车型。
大面:2025年1-2月渗透率(33.2%)低于2024年(36.7%),呈现下降趋势,新能源渗透动力不足。

微面
江淮本次申报微面,采用中创新航动力电池,,驱动电机峰值功率为80kW;


中面

大面
长安凯程:


上汽大通大拿:


远程超级VAN: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