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短代言”引爆法律战!英菲尼迪为何时隔三年起诉王力宏?
今日,一则开庭公告引发全网热议:东风英菲尼迪汽车有限公司起诉王力宏及其关联公司西东音乐(上海)有限公司,涉及财产损害赔偿纠纷,案件将于4月28日在上海开庭审理。这场纠纷的导火索,是2021年那场仅存续35小时的“史上最短代言”——从王力宏官宣代言到因离婚丑闻遭解约,品牌与艺人的关系如烟花般短暂却剧烈。

事件回顾:从“顶流代言”到“全民吃瓜”的35小时
1. 高光时刻:离婚次日官宣代言
2021年12月15日,王力宏宣布离婚,次日(12月16日)即高调亮相英菲尼迪QX60(图片|配置|询价)新车发布会,成为品牌代言人。彼时,英菲尼迪将其视为“高端、时尚”形象的完美契合者,试图借其“优质偶像”光环提振销量34。
2. 急转直下:前妻控诉引爆舆论
仅隔一天(12月17日),王力宏前妻李靓蕾发布长文控诉其出轨、冷暴力等行为,瞬间引发舆论海啸。英菲尼迪连夜解约,周大生、读书郎等品牌紧随其后,35小时合作戛然而止。
3. 余波未平:三年后法律战开启
尽管王力宏近年逐步复出(如2024年大湾区晚会演出、2025年南昌演唱会),但英菲尼迪选择此时起诉,或与其近年销量暴跌、试图挽回损失有关。

法律争议焦点:代言人“塌房”谁之过?
1. 合同条款博弈:形象维护与违约责任
业内人士分析,代言合同通常包含“道德条款”,要求艺人维持正面形象。若王力宏被认定隐瞒离婚纠纷或存在过错,可能构成违约。但品牌方是否尽到背景调查义务,亦成争议点。
2. 赔偿金额悬疑:35小时代言损失几何?
英菲尼迪主张的损失包括发布会成本、宣传投入及品牌声誉损害。但数据显示,该品牌2024年仅售出2378辆新车,销量低迷或削弱其索赔说服力。
3. 诉讼时机之谜:为何迟至三年后?
有观点认为,品牌等待司法对王力宏离婚案的定性(2023年纽约法院未认定其过错),或试图借其复出热度施压。

品牌困局:英菲尼迪的“自救”与“自伤”
1. 战略失误:六年无新车+质量危机
英菲尼迪自2015年后长达六年未推国产新车,且频发气囊失效、变速箱故障等问题,2021年更被央视“315”点名,品牌根基早已动摇。
2. 代言风波雪上加霜
“35小时解约”暴露其应急机制缺失。即便起诉胜诉,也难以扭转消费者对品牌“病急乱投医”的认知。
3. 市场边缘化:从豪华品牌到“月销72辆”
2025年2月,英菲尼迪在华销量仅72辆,退市传言不断。与其纠结代言纠纷,不如反思产品力与用户需求脱节。

行业反思:流量明星代言是蜜糖还是砒霜?
1. 风险与收益失衡
王力宏事件再次警示:明星代言如同一场“对赌”,品牌需承担艺人“塌房”的高昂代价。近年车企转向科学家、工程师代言,或为更稳妥选择。
2. 社会责任与品牌价值观
网友犀利评论:“选代言人不能只看流量,更要看价值观是否契合。”品牌若一味追逐热点,恐失核心用户信任。
3. 危机公关的“生死时速”
英菲尼迪连夜解约虽止损及时,但前期风险评估不足仍成硬伤。未来品牌或需引入“道德审查AI”等技术手段防患未然。

网友热议:这场官司你站谁?
- 支持品牌派:“签了合同就得负责!明星赚天价代言费,出事当然要赔!”
- 同情艺人派:“离婚是私事,品牌自己调查不力怪谁?”
- 吃瓜群众:“月销72辆的车企告顶流歌手?这波热度赚麻了!”
结语
英菲尼迪与王力宏的纠纷,不仅是法律层面的较量,更是流量时代品牌营销困境的缩影。当“明星效应”褪去,唯有产品力与价值观的坚守,方能赢得市场长久青睐。转发此文,参与讨论:#品牌该不该为代言人塌房买单?#
互动话题
- #你认为明星代言对品牌是利大于弊吗?#
- #如果你是英菲尼迪CEO,会如何挽回品牌形象?#
留言区已开放,点击右上角转发,用观点引爆朋友圈!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