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苏7从刚开始的不看好和质疑之中发布,在经历了百万网友的检测之后,现在越买越好,这几周的订单都超过1w+,现在的这种情况,还可以考虑是我们年轻人的第一辆车吗?
一、跨界造车的底气:手机大厂的三张底牌
2021年,雷军宣布造车时,很多人觉得手机企业造车不靠谱。但小米手里其实捏着三张好牌:
第一张是用户信任。小米手机全球用户超过5亿,其中35岁以下年轻人占比超60%。这些用着小米手机、家里摆满米家智能设备的年轻人,天然对小米汽车有亲近感。

图片来源网络
第二张是价格杀手锏。从手机到家电,小米最擅长“高端配置亲民价”。首款车SU7定价21.59万,比特斯拉Model 3(图片|配置|询价)便宜1.6万,但配置更高:座椅通风加热、25个音响、高阶驾驶辅助全系标配。
第三张是智能生态。开车时说一声“小爱同学,打开家里空调”,车机立刻联动米家设备;手机导航地址能直接推送到车载大屏,这种“人车家互联”体验,其他车企很难复制。
二、看得见的优势:年轻人喜欢的三大亮点
亮点1:像开手机一样开车
坐进SU7的驾驶舱,14.9英寸中控屏+56英寸HUD抬头显示,界面和手机几乎一样。刷视频、点外卖、换主题,所有操作和玩手机没区别。更夸张的是,用小米手环就能解锁车门,车钥匙彻底成了摆设。
亮点2:性能堪比跑车
年轻人喜欢速度感,SU7双电机版3秒破百,比保时捷Taycan还快。试驾过的车主说:“运动模式一脚油门下去,推背感比过山车还刺激。”小米自研的超级电机,最高转速比普通电车快30%。
亮点3:续航不焦虑
73度电池能跑668公里,充电15分钟补能350公里。有车主实测,上海到杭州往返不用充电,开空调听歌也不怕趴窝。

雅灰
三、看不见的隐患:新手造车的三个坑
坑1:做工不够精细
首批车主反馈,车门胶条起翘、内饰接缝不齐。毕竟小米第一次造车,工厂生产线刚投产,工艺稳定性需要时间打磨。
坑2:售后网点太少
全国只有30家交付中心,三四线城市修车得等半个月。有车主吐槽:“买车时像上帝,修车时像路人”。
坑3:软件小毛病多
车机偶尔死机重启,语音助手有时反应慢半拍。小米工程师说正在连夜优化,但完全解决估计要等系统大更新。

图片来源网络
四、买不买看需求:四类人适合入手
第一类:科技发烧友
如果你家里有小米扫地机器人、智能音箱,SU7能让你体验到“全屋智能联动”的爽感。下班路上语音启动扫地机,到家时房间已经打扫干净,这种科技感值回票价。
第二类:预算20万左右的年轻人
同价位买特斯拉只能选低配,但SU7标配座椅加热、高阶辅助驾驶。对刚工作的年轻人来说,性价比确实诱人。
第三类:愿意尝鲜的玩家
小米提供7天无理由退车(需支付2000元运输费),30城开通上门试驾。适合想第一时间体验新事物的先锋用户。
第四类:米粉的人群或者是雷军的粉丝
这类人群是非常喜欢雷军,愿意把买车当作是买雷军的周边,愿意支持小米雷军。

图片来源网络
结语:勇敢者的游戏
小米造车就像当年做手机,用互联网思维打破传统行业规则。SU7不是完美的车,但确实带来了新玩法:用手机的价格享受豪车配置,用智能家居的思维重构驾驶体验。
如果你是愿意吃螃蟹的人,现在正是入手的好时机;如果追求稳妥,不妨等明年产能爬坡、系统优化后再出手。毕竟汽车不是手机,安全可靠才是根本。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