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新能源市场的竞争愈发激烈,智能化与价格战已成为两大主旋律。然而,许多车企在消费者难以察觉的地方压低成本,偷工减料的情况屡见不鲜。在这种背景下,智己这一品牌却选择了一条不同的道路。作为上汽集团的“一号工程”,智己坚持长期主义战略,始终在车身结构、安全防护以及底盘用料等车辆核心方面维持高标准,不妥协于市场压力,真正做到用料扎实。

不久前,一家专业的汽车媒体对智己L6(图片|配置|询价)进行了深入的拆解分析,揭示了这款价位在20万元左右的纯电轿车在“不可见”的地方所下的功夫,向公众展现了其卓越的工艺和用心。
坚固如“钢筋铁骨”的车身构造
首先,我们来看看智己L6的车身。该车采用了类似潜艇的环形肋骨结构,这种设计大幅增强了车身的整体强度。据悉,高强度及以上等级钢材在车身中的使用比例达到84.67%,其中1500MPa级的热成型硼钢使用率高达29.13%。这一比例远超许多同级甚至更高级别车型,充分显示了智己对车身质量的重视和投入。

车头部分的前防撞梁也非常坚固,采用双层冲压钢板设计,厚度达到了2.28毫米,覆盖车头近80%的宽度,并在此基础上增加了额外的加强件,以提高在25%偏置碰撞中的抗冲击能力。而后防撞梁则采用2.17毫米厚的铝合金,既实现了轻量化,又保持了出色的缓冲性能。
此外,智己L6的Shotgun结构(位于前翼子板上方的框架)不仅与纵梁相连,还与水箱框架形成了“环抱”式布局。这种设计在发生碰撞时,能够更加有效地分散冲击力,最大程度减少车内乘员可能受到的伤害。
超越级别的底盘用料
在底盘方面,智己L6与更高一级别的初代旗舰车型L7颇为相似,广泛采用了铝合金材料,覆盖了包括前后副车架、悬挂控制臂、支臂等关键部件。这种选择不仅降低了整车的重量,还提高了车辆的行驶稳定性。
前悬挂部分采用全铝双叉臂结构,这种设计通常见于豪华品牌的高端车型,其优势在于车轮响应更加精准、驾控性能更为优异。同时,智己L6的避震系统还配备了可调节电磁阀,结合灵蜥数字底盘的智能调节系统,能够在舒适与运动两种模式之间自适应调整。
后悬挂方面,智己L6使用了五连杆独立悬架,经过结构优化,进一步提升了车辆的行驶质感。关键部位的簧桶采用分离设计,使避震器具备更大的“活动空间”,在行驶于坑洼或颠簸路面时,能有效吸收振动,大幅提升乘坐舒适度。
“看不见”的细节用心
智己L6不仅在显而易见的地方用料扎实,对一些“看不见”的细节同样不遗余力。例如在车门隔音方面,智己L6使用了厚实的原生棉吸音材料,而非简单地在局部贴上一小块材料以应付检查。这些吸音棉经过锁边处理,避免了长时间使用后可能出现的松散脱落问题。
车门铰链采用锻造工艺,并配备包塑型限位器,以确保开关门的手感扎实,不会出现松动问题。车门内部还隐藏着W型防撞梁,尽管没有额外的加强筋,但强度足以满足安全需求,同时为电动门把手预留了合理的布线空间。此外,门板上贴有丁基胶止振板,能够有效减少金属共振带来的噪声,提升整车的宁静性。
后排座椅的设计也很有讲究,内部特别添加了一块镀锌钢板。早在上世纪60年代,沃尔沃的研究就发现,在追尾事故中,后备箱内的物品可能穿透座椅,对乘员造成伤害。而智己L6的镀锌钢板设计,在追尾事故中提供了额外的保护,确保后排乘客的安全。
最后的思考

通过此次拆解,我们不难发现智己L6在车身结构、底盘用料和安全设计等方面的用料相当扎实可靠,真正做到了“看得见和看不见的地方都讲究”。这也提醒我们,即便在智能化和电动化迅速发展的今天,汽车制造的底线仍应是安全、质量和可靠性。毕竟,对消费者而言,最重要的永远是每一次出行的安心与保障。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