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警惕隐藏费用
- 要求销售提供书面费用清单,逐项核对购车款、税费、保险等明细
- 注意 “全包价” 可能包含强制装潢、上牌服务费等附加费用
- 对比同地区其他门店报价,拒绝支付未明确标注的费用

二、置换补贴核查要点
- 提前查询同车型市场回收价,避免 4S 店压低旧车估值
- 要求签订书面置换协议,明确补贴金额及发放条件
- 核实补贴名额真实性,警惕 “名额已满” 等话术
三、贷款购车成本计算
- 采用 IRR 公式计算实际年化利率,警惕 “零息不免费”
- 拒绝捆绑销售保险、装潢等附加条件
- 确认手续费、违约金等隐性费用,避免口头承诺
四、库存车鉴别方法
- 检查 VIN 码第十位确定生产年份,超过 6 个月为库存车
- 核对玻璃、轮胎生产日期与整车一致性
- 要求查看 PDI 售前检测报告,确认车辆状态
- 检查里程表数值,避免购买展车或试驾车
购车决策建议
- 建立 “三查三问” 机制:查费用清单、查车辆状态、查合同条款;问补贴细则、问金融方案、问售后承诺
- 优先选择生产日期在 3 个月内的车辆
- 保留所有书面协议与沟通记录,作为维权凭证
- 对 “限时优惠”“名额有限” 等话术保持理性判断,必要时通过消费者协会寻求帮助
注:本文基于行业常见消费陷阱总结,具体情况请以实际交易为准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