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小米SU7 Ultra:速度与激情,还是风险与隐忧?一场事故的反思


    哎,最近发生了一件让人心惊肉跳的事儿,一辆小米SU7(图片|配置|询价) Ultra在市区飙车,撞人了!这可真让人捏一把汗,也让我这个老司机不得不重新思考:高性能电动车,到底该怎么玩儿?

    先说说这小米SU7 Ultra吧,这车,外观设计真心漂亮,科幻感十足,妥妥的“出片利器”。内饰也挺讲究,科技感爆棚,各种智能配置应有尽有,用起来很上头。动力方面就更不用说了,1548匹马力,1.98秒破百,这数据,简直是“驾驶玩具”的典范,想想都刺激!可这刺激,也带来了巨大的风险。

    这事故,让我觉得小米SU7 Ultra的“大师模式”解锁门槛太低了,这简直是拿用户的生命开玩笑! 虽然小米事后紧急升级了安全策略,延长了“新手模式”的限速里程,但亡羊补牢,为时已晚。

    说句实在话,这车性能确实顶呱呱,但市区道路可不是赛道,这强大的动力,在拥挤的城市道路上,反而成了隐患。 “大师模式”这种东西,在没有完善的驾驶员培训和安全监管体系下,简直就是个定时炸弹。

    咱们再来看看竞品。比如比亚迪的汉EV,性能也相当不错,但它更注重均衡性,不会像SU7 Ultra这么激进。再比如特斯拉Model S Plaid,虽然也追求极致性能,但它的价格也高出不少,目标用户群体的驾驶经验通常也更丰富。比亚迪汉EV更偏向家用,更安全;而特斯拉Model S Plaid售价更高,用户群体通常更成熟,风险相对较低。


    当然,这事故也暴露出咱们监管的不足。现在对新能源汽车的监管,尤其是对高性能电动车的监管,确实有点滞后。光盯着油耗,不关注性能,这是典型的“顾此失彼”! 我觉得,应该加强对高性能电动车的驾驶培训和安全教育,甚至可以考虑对购买这类车辆的用户进行强制性的驾驶技能考核。 另外,完善相关法规,对“电子限速”进行强制性规范,也是刻不容缓的事儿。


    总的来说,小米SU7 Ultra这车,性能确实没的说,甚至可以说是“真香”,但它也暴露出高性能电动车在安全方面的问题。 这事故,不仅是驾驶员的问题,更是车企和监管部门都应该好好反思的问题。

    你会考虑购买这款车吗?你觉得这款车怎么样?你喜欢哪款竞品呢?这样的车子,你爱了吗?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