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年,我看过了试过了太多的阿维塔的车型。这个品牌,我是特别的喜欢,因为我作为一个工业设计的孩子,对于汽车设计是非常痴迷的,这次我想跟大家分享我对阿维塔06的一些看法,首先在外观设计上,这台车是中国汽车市场里面,可以说是B级车里最独树一帜、最特立独行的存在。

在这台车型上,有了非常非常多的设计的亮点和创新点,但是我们这一次不要去讲它的好看或不好看;因为我身边的大部分人都会觉得,这台车一些细节设计是不好看的。但是在我看来,它满满都是创新,满满都是阿维塔对于品牌、豪华、设计、时尚的一些追求;在我看来也是中国汽车工业设计上的里程碑式的一个存在。

设计为什么惊艳?
首先这台车的前脸设计,官方管它叫蝶翼,但是如果你远看的话,能看到很多其他品牌车型的一些元素在上面,比方说蔚来的X-Bar,类似于虎牙的位置,它用它的大灯取代了一些传统燃油车,包括一些新势力汽车去做的,往车轮陷里面做的这种导风槽,现在是整体的大灯设计在这里,并且在这个位置,阿维塔一贯会去做两条的这种日行灯带,但是这次它的造型做出了非常大的改变。

首先这样的一个弧度,如果你近看的话,非常像迈凯伦720S、650S上面各种的,这么一个弯曲的造型,但是阿维塔06的灯带刷的一下就下来了,让他的整个车头的立体感和棱角感有所增强。如果你靠近去看,你会发现他整体的车头还是非常圆润饱满的。
如果你细看的话它是一个非常非常长的前悬设计,配合上它整个前车头,造型的处理又是无比的协调。

来到车侧,这台车是真正的有对于设计的热情在里面,更何况阿维塔06的设计师-纳德,他曾设计过F系列的6系的GranCoupe的车型,设计过G底盘宝马7系,并且将i8这样的车型化为了现实,这些都是大胆的尝试,他加入了阿维塔之后,我们看到了从11 12包括 07这些车型,都展现了阿维塔对于设计、制造的追求,独特,特立独行的感觉。

06绝不是11的缩小版车型
虽然12和06同为轿车,但每一台阿维塔他的品牌的观念,他对于车型的定位,对于设计的理解都是非常独特的,我们不需要在中国市场看到,又向好的设计去致敬、什么心有灵犀。这些我不喜欢,我想要看到的是在各个不同品牌里面,去呈现出不同级别车型该有的样子
我觉得一台B级车、一台C级车、一台A级车,又或者一台SUV 中型、中大型、甚至旗舰型的车型,它应该有自己不同的状态所在,因为他们对应着不同的人群,他们有不同的想法,他们有不同的需求,他们要满足不同的这种心理的状态。

我不可能去买一台四五十万的旗舰级的车型,我又去想要找到我花二三十万,买一台B级车
或者A级车那种紧凑型车的感觉,但是在阿维塔的品牌里面,它是可以做得到的。

我们要说这次最大的亮点:Double Rear Wings,你可以叫它双层车尾设计,他在C柱上所做出的这种处理这种效果,是前所谓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状态,在他的尾部造型上,我们也能看到很多,阿维塔对于线条的平行舒展的这些表达,尤其是保险杠位置这种连接的流畅度,这种衔接的复杂程度,以及让你看起来,这种非常舒缓的这么一个状态,我觉得是保留了阿维塔那种味道的。
这个车尾让我想到了1971年的Buick Riviera,也就是第三代的Riviera,在当时他们的宣传
也就是It's like nothing else,就是要做到与其他车辆不同,在这个市场里面独树一帜的状态,阿维塔06也做到了。

而你看到这台车的时候,会觉得它的侧面看起来非常厚,它是不运动,不合理的状态,但是非常好看。后悬在造型的处理上会比前悬要赶、要短,整个车身看起来会要更紧凑,所以更像一个Cross风格的车型,但是它又不是,它是一个轿车Sedan。所以这就是我所说的,它就是这么一个让你充满了激情的一个产物。
内饰除了方向盘真的很完美
阿维塔06的内饰最大的槽点,还是异形的方向盘,当然只是我是不太喜欢这个手感,接下来就是我要夸它的地方,在整体的布局上面,它有12,有07的影子在里面,但是它在一些细节上做出了改变。
首先我要夸的就是中央岛台,阿维塔一直是会把原生机理,这种有机质感做的非常棒的一家品牌。

中央岛台上方隐藏了出风口的设计,无线充电的设计,可能大家会问:如果我冬天吹热风的时候,手机在这会不会发烫?
并不会,因为出风口会一直对手机进行降温,这一点设计是非常好的。
还有一个点就是它的A柱,内饰的各种线条汇聚到一起,交汇到一起那种和谐感,那种原生的感觉,它做到了,它的流媒体后视镜,不再是放在侧面,而是放在了我更易察觉到的斜前方,并不是45度角的位置,我觉得做的也非常的好,唯一的槽点可能还是头部空间,以及坐姿过高的问题。

但是这次阿维塔06他们放下了执念,或者说干脆我给你更多的东西,比方说前排两张座椅的零重力模式,主驾的零重力座椅,它就影响了它座椅调节这么一个方式。
平常状态下坐垫翘起和下降,都会用一个不同的机构去完成,但是这次他们用了一个零重力座椅的轴去完成这样的调节,这个只能大家自己去体验了。
说到底还是他的调节角度可能过小了一些。我可能找不到一个非常适合自己非常贴服的那种驾驶的状态,但是我认为放在这样的一个B级纯电动的车型上,由于它的底盘高度限制,同时又让它能给我带来一个非常好的头部空间来看,还是非常不错的。
后排的空间体验,首先第一靠背的角度非常的仰,坐垫的长度虽然说它不够长,不足够承托到腿窝的位置,但当你想到还有一个非常舒服的座椅,非常仰的一个角度的时候,你已经非常放松了,也就忽略了这么一个小小的点。

同时今天试驾这台车型是一个有增程版本的车型,所以他也偷出了一些的空间给后排留出了一个更多的一个舒适性的空间的满足,并且后排也全部用上了软包材质,唯一的槽点还是我头顶离天幕稍微有一些近了,但是在乘坐体验上面,我觉得已经做到了一个非常棒的一个状态,或者说拿出了这个级别B车所该有的这么一个表现。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