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贾跃亭再融3亿:PPT造车鼻祖用AI和“老战友”续写“回国”传说?

    农建进头像农建进头像
    农建进03-25

    融资就像呼吸:贾跃亭的“资本永动机”

    昨晚,贾跃亭微博官宣FF喜提4100万美元(约3亿人民币)新融资,评论区一片沸腾——有人感慨“老贾又双叒融到钱了”,有人调侃“这波是‘回国’进度条充值成功”,还有人灵魂发问:“这钱够造几辆车的螺丝钉?”


    算上这轮,FF过去7个月已累计融资超1亿美元,平均每月“吸金”1400万美元。但翻开成绩单:2023年至今仅交付15辆天价豪车FF91(每辆售价225万人民币),累计亏损却高达17.23亿元。网友锐评:“老贾造的不是车,是《融资环游记》。”


    更魔幻的是,贾跃亭一边喊着“全力还债”,一边将新融的每一分钱精准投给“梦想”——这次4100万美元重点砸向AI研发和FX车型量产。然而,FX首款车号称年底下线,但至今连实车照片都像“薛定谔的猫”,网友戏称其为“年度最贵盲盒”。


    伴随融资官宣的,还有FF元老Jerry Wang(王佳伟)出任全球总裁。这位“老战友”堪称贾跃亭的“IPO工具人”——曾帮FF完成数十亿美元融资并推动上市,如今回归的首要任务竟是“推动市值增长”。


    但看看FF的股价:去年12月因3000万美元融资一度暴涨80%,触发停牌,如今却长期在1美元退市边缘反复横跳。贾跃亭甚至放话:“只要股价不低于1美元,绝不并股!” 网友辣评:“这哪是总裁上任?分明是请了个‘股价道士’来作法。”


    FX战略:用“两倍性能一半价格”挑战特斯拉? 贾跃亭对FX品牌寄予厚望,宣称要打造“AI电动车时代的丰田”,定价2万-8万美元,目标是“两倍性能,一半价格”。但现实很骨感:特斯拉刚宣布将推3万美元车型Cyber Cab,大众、丰田也在狂卷美国电车市场。而FF的FX首款车量产时间表,恰好与特斯拉“撞档”。


    更扎心的是,FF至今未公布FX实车,却已收获“PPT造车Pro Max”称号。对此,贾跃亭淡定回应:“我们开启了‘全民共创’调研,收到近万份问卷!”网友神补刀:“问卷能当方向盘用吗?”


    为强化AI标签,FF将股票代码从FFIE改为FFAI,贾跃亭激动宣称:“AI生态是FF的核心战略!” 但翻看融资用途,AI研发资金要和“日常运营”抢预算,网友毒舌:“这AI怕不是‘融资专用AI’?”


    对比特斯拉的自动驾驶实测里程,FF的“端到端自动驾驶”尚在实验室阶段。业内人士调侃:“老贾的AI战略,约等于给PPT加了个ChatGPT生成器。”


    直播带货还债:从“梦想家”到“美西李佳琦”

    为加速还债,贾跃亭去年开搞副业“成长吧!奋斗者”,直播卖货宣称收益一半注资FF,一半还债。结果抖音粉丝仅2.4万,商品橱窗空空如也,被嘲“美西最惨带货主播”。


    尽管如此,贾跃亭仍坚信:“还债和造车是同一件事!”网友总结其商业模式:“融资—画饼—再融资—再画饼—偶尔造车—永远‘下周回国’。”


    从乐视到FF,贾跃亭用10年时间证明:他可能是最懂“用梦想撬动资本”的人。即便网友吐槽“FF的交付量配不上融资额”,即便竞争对手已形成碾压之势,他仍能靠“AI+老战友+新融资”的组合拳,让故事生生不息。


    或许正如他所说:“最能让你变强的,就是那些生不如死的时光。”只是不知道,这场“融资马拉松”的终点,究竟是“回国”的曙光,还是下一轮PPT的起点?


    (数据截至2025年3月25日,素材来源:腾讯新闻、搜狐财经等)


    你觉得贾跃亭的“回国Flag”会在______年实现?

    A. 2025(FF首款FX下线年)

    B. 2030(特斯拉Cyber Cab量产年)

    C. 下辈子(吃瓜群众选择)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