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比亚迪交出史上最强财报!全年销量超400万台!净利润破400亿元

    比亚迪财报解读:销量破400万辆背后的“高投入”逻辑

    3月24日,比亚迪发布2024年财报:营收7771亿元,净利润402.5亿元,全球销量427万辆。这三项核心数据均创下历史新高,但细看财报会发现,支撑这份成绩的并非“躺赢”,而是持续的高强度投入。

    销量与利润:规模效应显现

    2024年比亚迪汽车业务收入6174亿元,占总营收近80%。全年卖出427万辆车,相当于每天卖出1.17万辆。单车售价14.53万元,毛利3.24万元,对比2023年(单车毛利约2.8万元),毛利率提升主要来自成本控制和车型结构优化。

    不过,汽车业务22.3%的毛利率仍低于特斯拉(2024年约18%,但特斯拉单车售价超30万元)。若扣除手机代工等低毛利业务(毛利率8.3%),比亚迪整体毛利率被拉低至18.7%。这解释了为何其净利润率仅为5.2%,远低于手机代工龙头工业富联(约10%)。

    研发投入:542亿背后的技术博弈

    542亿元研发投入,比净利润高出35%,占营收比例达7%。横向对比,这笔钱是蔚来全年研发投入的4.2倍、小鹏的8.4倍。目前比亚迪累计研发投入超1800亿元,拥有12.16万名研发人员(其中博士2403人),相当于每8个员工中就有1个搞研发。

    高投入带来技术储备:从刀片电池、DM-i混动到易四方平台,比亚迪平均每4天申请15项专利。但这些技术尚未完全转化为溢价能力——其高端车型腾势、仰望合计销量占比不足5%,主力仍是售价10万-20万元的王朝系列。

    全球化与隐忧:海外市场刚起步

    427万辆销量中,出口仅占41.3万辆(约9.7%)。作为对比,奇瑞2024年出口93.7万辆,上汽海外销量136.2万辆。比亚迪在泰国、巴西等地的工厂尚未大规模投产,当前出口仍以海运整车为主,运输成本占比偏高。

    不过其海外增速亮眼:2025年前两月出口连续突破6万辆,已超奇瑞。若印尼工厂(规划年产15万辆)如期投产,东南亚市场可能成为新增长点。

    财务策略:囤粮过冬的保守姿态

    尽管账上躺着1549亿元现金,比亚迪却将分红比例控制在30%(120.8亿元分红,占净利润30%),同时宣布用不超过600亿元购买低风险理财。这种“有钱也不乱花”的态度,与部分新势力“亏钱也要扩张”形成反差。

    值得关注的是其应付账款周转天数从2023年的139天缩短至127天,对上游供应商付款速度加快,这或许是为稳定供应链关系做出的妥协。

    多品牌难题:高端化与性价比的平衡

    目前比亚迪拥有王朝、海洋、腾势、仰望、方程豹五大品牌,覆盖6万-100万元价格带。但销量大头仍集中在20万元以下市场,仰望U8(图片|配置|询价)(109.8万元)月销稳定在2000辆左右,尚未突破豪华车市场固有格局。

    2025年其计划推出更多高端车型,但智能化仍是短板。与华为合作的车型尚未放量,自研的“天神之眼”智驾系统城市NOA落地进度慢于小鹏、理想。

    结语

    比亚迪的财报印证了一个规律:在新能源车赛道,规模与利润需要靠真金白银砸出来。542亿研发投入、12万工程师、每天1.17万辆的销售速度,这些数字背后是制造业最原始的积累逻辑。

    不过,当国内市场渗透率逼近50%,海外布局刚起步,高端化尚未突破时,比亚迪的“史上最强财报”或许只是中场战报。接下来要看的是,这些投入能否在智能化、全球化两个关键战场兑现为真正的竞争力。毕竟,特斯拉的FSD(完全自动驾驶)已经落地中国,而小米SU7的订单排到了半年后。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