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BBA逐渐被抛弃,国产车为何逆袭崛起?

    未来可期A期头像未来可期A期头像
    未来可期A期03-22

    曾经让人一眼心动的“BBA时代”,正在悄然落幕。越来越多消费者,尤其是年轻人,逐渐放弃对奔驰、奥迪的执着,转而拥抱国产新能源车——比亚迪,甚至售价超50万的小米SU7,一夜订单破2万台


    这背后真的只是价格问题吗?未必。我和一位朋友聊到深夜,他的一句话点醒我:“现在是BBA开始‘落后’的时代了。”接下来的三句话,更是直击行业痛点:


    第一句BBA自己都承认下滑了。


    2024年,数据表明,奔驰在中国市场,下降了6.7%宝马降低了134%,奥迪更是,暴跌了1009%。拿宝马来讲,中国市场的份额,差不多占其全球销售的,三分之一上下。而且如果说中国消费者的需求发生转变,整个世界的格局,都会因而被影响。



    “谁赢得中国市场,谁就赢得未来。”这句老话,如今仍然成立,只是赢家正在悄然换人。


    第二句国产车早已今非昔比。


    比亚迪2023年销量达373万辆,在全球排第四,其纯电车型销量已然超过特斯拉理想、小米问界吉利长安等国产汽车品牌,正渐渐受市场喜爱。


    从先前的“模仿”形象转变成如今的“引领”地位,中国品牌汽车不再仅是低配产品的替代选项,而是在技术领域占据领先之位,在智能座舱、辅助驾驶、电控底盘等方面国产汽车品牌,展现出更为出色的表现。



    凭借持续的技术创新,这些品牌逐步改变了外界对它们的传统,看法同时消费者对国产汽车品牌的信任度持续提升。


    这进一步推动了整个行业的蓬勃发展,此外伴随全球化步伐,加快中国汽车企业开始在国际舞台上展示自身实力彰显出极强的竞争能力。


    这不是巧合,而是一次彻底的换位思考。


    第三句面子的定义已经变了。


    过去开BBA那可是身份的象征呢,而如今年轻人更加看重智能化体验以及实际性能啦。一辆极氪001,一辆理想L9,一辆小米SU7停在小区,不再引发“开什么车”这般的炫耀,反而引发了“续航到底咋样”“辅助驾驶可靠谱”的讨论呢。



    这不是虚荣的消退,而是民族自信的崛起。


    国产车受到欢迎的背后,是中国制造全面崛起的缩影。从手机到卫星,从高铁到电动车,国人开始真正相信:“国产也可以很强大。”


    车企务必放下由“豪华神话”所承载的负担,把技术以及用户体验当作核心竞争力,而不是仅仅凭借品牌的光芒;监管层同样应当激励技术层面的创新,扶助那些具备实力的国产品牌,破除“进口迷信”。


    最关键的,是我们每个人的选择意识:一辆车不只是代步工具,更是对价值观的表达。我们的选择,影响着未来产业的方向。


    短短数年,中国汽车,从模仿走向引领,靠的是坚持与转变。未来谁能走得更远?不看过去的荣光,而看谁真正理解时代、拥抱变化。而且今天的中国车企,正走在时代的风口之上。


    或许你该重新思考——你开的不只是一辆车,而是你对未来的选择。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