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量崩塌:BBA的“黄金时代”终结
2025年,中国豪华车市场迎来历史性转折。曾长期垄断市场的奔驰、宝马、奥迪(BBA)集体陷入销量寒冬。数据显示,2024年奔驰在华销量同比下降7%,宝马下滑13.4%,奥迪跌幅10.9%,三大品牌在中国市场的颓势已难以逆转。更严峻的是,BBA的全球销量同步萎缩,奔驰全球销量减少3%,宝马下降4%,奥迪则暴跌11.8%。

传统豪华品牌的困境不仅源于燃油车竞争力下滑,更因新能源转型滞后。例如,奔驰A级(图片|配置|询价)、GLA等燃油车型销量腰斩,降幅高达43%-86%。尽管BBA加速推出电动车型,但市场份额仍被国产新势力蚕食——2024年,中国新能源车销量达1286.6万辆,同比增长35.5%,比亚迪、蔚来、理想等品牌贡献了超40%的增量。

转型阵痛:裁员、关店与“降价求生”
为应对销量压力,BBA不得不采取“断臂求生”策略。奔驰中国近期启动大规模裁员,赔偿方案高达“N+9”,涉及销售和金融体系;宝马、奥迪则关闭了北京、天津等地的核心4S店,部分门店被蔚来等新势力接手。
更讽刺的是,BBA试图通过降价挽回市场,却陷入“越降越亏”的恶性循环。例如,奔驰部分车型价格跌破21万元,奥迪A3降至17万元,但消费者并不买账——同价位国产新能源车在性能、智能化、配置上全面碾压BBA。一位业内人士直言:“当BBA不再象征‘豪华’,其品牌护城河已彻底瓦解。”

比亚迪旗下品牌
国产崛起:技术、生态与用户心智的全面超越
与BBA的颓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产新能源品牌的爆发式增长。技术层面,比亚迪的“四轮四电机”、华为ADS 3.0智能驾驶系统、小米SU7 Ultra的“地表最快量产车”性能,均已超越传统豪华品牌。例如,售价168万元的仰望U9,百公里加速仅2.36秒,而保时捷911同价位车型需3.9秒。
生态层面,中国新能源产业链高度整合,从电池制造到充电桩建设全球领先(2024年公共充电桩达339万台,远超欧洲的90万座)。反观BBA,其电动化转型受制于欧洲分散的供应链和僵化的研发体系,难以匹敌中国速度。

小米 SU7 ultra
用户心智层面,年轻消费者对“豪华”的定义已从品牌历史转向科技体验。问界M9连续9个月蝉联50万元以上销冠,小米SU7 Ultra开售2小时订单破万,鸿蒙智行销量同比激增334%,印证了国产车在高端市场的认可度。
未来格局:BBA的“诺基亚时刻”已至?
2025年或将成为BBA在中国市场的“分水岭”。一方面,政策推动新能源车占比突破50%,国产车企加速抢占50万元以上高端市场,推出仰望U8、问界M9等20余款高端车型;另一方面,BBA虽计划推出多款电动新车,但受限于品牌调性、成本控制和技术迭代速度,翻身难度极大。
市场分析师指出,BBA若无法在3-5年内重塑品牌价值,将面临“诺基亚式”淘汰。而国产车需警惕两点:一是避免“堆料内卷”,需强化品牌服务与用户运营;二是应对全球供应链波动和市场竞争白热化。
从“市场换技术”到“技术立品牌”,中国车企用20年完成了从追随者到引领者的蜕变。2025年,BBA的跌落神坛不仅是市场更替的必然,更是中国智造崛起的缩影。正如网友所言:“不是BBA不够努力,而是国产车更有‘实力’。”未来,这场由电动化、智能化驱动的产业革命,终将见证中国汽车工业站上全球之巅。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