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的动力电池在以下方面有创新:
电池材料

- 高能量密度材料:研发出硅基负极和高镍正极等新型材料,提升能量密度,如太蓝新能源的车规级全固态锂金属电池,单体容量120Ah,能量密度达720Wh/kg,使续航轻松突破2000公里。
- 新型电解质:固态电池采用固态电解质,降低安全隐患,且有更高能量密度,部分固态电池能实现分钟级充电和20C超高速充电。
电池结构

- 电池包结构改造:如极氪金砖电池通过改造结构,让电池体积利用率达83.7%,采样线路总长度缩短157米,核心零部件数量减少35%。
- 一体化集成技术:零跑汽车的CTC2.0技术,体积利用率可达79%,零部件数量减少28%,还可实现不起火、不爆炸、720秒无热扩散。
电池管理系统

当代电池管理系统(BMS)可实时监控电池状态,调整充放电策略,延长电池寿命,提升电池包整体性能。
生产制造

- 智能化生产:如衢州极电工厂以“5G+工业互联网”为载体,实现单线每2.5秒下线一颗电芯的行业领先水平。
- 绿色化转型:我国动力电池企业打造零碳工厂、建立国际互认的碳足迹核算体系等,积极应对欧盟电池法案。
应用模式

换电模式以及“车电分离”销售模式不断发展,蔚来汽车与长安、吉利在换电业务上合作,有助于突破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管理障碍。
其他方面

- 与燃料电池结合:探索以燃料电池为主要工作电源、锂离子电池为辅助电源的组合模式,用于大型无人机乃至载人航空器动力输出。
- 人工智能应用:人工智能可根据已有“配方”尝试创造更多“菜品”,模拟不同“配方”下动力电池产品性能,助力设计制造迈向自动化。
信息来源于网络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