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充电VS换电大结局?比亚迪与蔚来意外“组队”改写补能格局

    3月中旬,新能源行业接连传出两条重磅消息——蔚来与宁德时代达成换电战略合作,并获得后者25亿元注资;比亚迪则发布“兆瓦闪充”技术,宣称充电5分钟可补充400公里续航。看似“死对头”的两大技术路线,却因一场潜在合作引发热议。


    比亚迪此次发布的“兆瓦闪充”直击行业痛点:1000kW充电功率、适配汉/唐系列新车,其充电速度已接近蔚来换电站的“3分钟满电”效率。但技术突破背后暗藏隐忧——单个闪充站建设成本近百万,高速服务区电力改造更是难题。


    蔚来方面,尽管换电模式被质疑“重资产”,但其全国超1000座换电站的布局已成规模。值得注意的是,每个换电站自带储能功能,恰能解决比亚迪超充桩对储能设备的高依赖。


    有供应链人士透露,比亚迪正与蔚来探讨合作可能性:

    1. 成本分摊:蔚来换电站的储能系统可替代闪充站配套设备,单站建设成本或下降40%

    2. 网络共享:蔚来已覆盖90%高速服务区的换电站,可快速植入比亚迪超充桩

    3. 用户互导:蔚来车主可体验超充,比亚迪用户能使用换电,形成流量闭环


    这种“技术竞合”模式并非没有先例。特斯拉早在2021年就向其他品牌开放超充网络,如今全球超5万个充电桩每年创造超20亿美元服务收入。


    二级市场对这场潜在联姻反应强烈:

    - 蔚来港股3日内累计涨幅达23%,创年内新高

    - 比亚迪A股获外资连续5日净买入,累计超18亿元

    - 充电桩概念股集体飘红,盛弘股份等企业涨停


    业内人士分析,若两家车企达成合作,将直接冲击中石油、中石化的燃油车补能体系。目前国内加油站日均服务300辆车,而换电站+超充站组合日均可达500车次。


    对于消费者而言,技术路线之争的结局直接体现在用车成本上:

    - 换电模式现价约0.35元/公里

    - 超充模式现价约0.3元/公里

    - 若实现储能共享,成本有望降至0.2元/公里以下


    快递从业者王师傅给记者算账:“我的电动轻卡每天跑400公里,要是每公里省1毛钱,一年能多赚1.5万元。”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指出:“2024年新能源渗透率将突破45%,补能效率成为决胜关键。头部企业从对抗转向协同,可能催生新的行业标准。”值得关注的是,小鹏、极氪等车企已开始洽谈接入第三方充换电网络,一场补能基础设施的“合纵连横”正在上演。


    这场充电与换电的“世纪和解”,或许将重塑新能源汽车的竞争法则——当技术路线不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用户的便利性终将成为最大赢家。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