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特地借了台新款G6去试“不挑桩”的快充了,结果是10-80%一共用了14分25秒。快嘛?
要看怎么理解这件事,我测的,不是G6的5C状态。
5C倍率快充的定义,翻译成大白话就是“以1小时充满的速度为基准翻5倍”,理论上0-100%是60分钟的1/5,也就是12分钟。但实际操作过程中,因为为了兼顾电池的可靠性和寿命,低电量和高电量的区间,充电速度是会放缓的,所以普遍意义上,5C的车官方数据都是10-80%,12分钟。
5C的车型上次提过了,目前全市场的5C产品只有9个,一共21个SKU,市场占比只有1.15%,12分钟基本上是全市场的充电天花板了。以这个为基准,这次我随机找桩去充,14分25秒是什么水平,电车车主心里都有数。
那么,接着就得谈谈这个“14分25秒”是怎么跑出来的了。
我们讲讲条件和背景。
1.因为是临时兴起去借的车,恰好是晚高峰,天河车太多了,也没怎么多想,恰好搜到边上有蔚来的站点就直接进去了---用友商的桩,其实也有很有意思。
尽管站点里有蔚来的换电站在分流,桩的功率没跑满---但是也没有关系,一路峰值277.5kW,稳得一批。
2.车确实是花了点心思,放电放到10%,准时开冲的,计时卡的是从10-80%的时间。
3.视频4倍速,等效可以算成原时间。原始计时从充电起点:续航72.6km,SOC 10%开始,充到80%的时候,续航为577km,一共花了14:25。后面多花了一分钟半,冲到了83%,601.4km。
4.视频很糊不要介意---我弄丢了个装备,临时借用了个吸盘,但是臂长不够距离比较远,运动相机的2倍镜又不太够,这就不多说了。
好,最后来讲讲这个“续航补充了多少”的问题。
按官方5C数据12分钟从10-80%,充入70%的话,以我借到的G6版本,续航725km,乘以70%,就是507.5km,而这次我从72.6km到577km,14分钟多一共充入了504.4km,续航和电量对等换算一下,都对得上。
然后一件有意思的事。
G6的5C峰值功率是451kW,这次充电我不是5C桩,最大只到了277.5kW,对吧?
那么我的实测速度,难道不是官方速度的277.5/451=61.5%吗?
按这个算法,我从10-80%的时间应该测到差不多20分钟去了。但实际上,我14:25就完成了不是吗?
问题就在于,之前我们讲过这是百米赛跑,还是万米长跑。
百米赛跑的速度是快,但是不一定能一口气跑很远,但你用合适的速度去跑1万米,尽管看起来“平平无奇”,可是反而能够在最后胜出,就是这个意思了---前面提到了,这次充电中间一直稳定在277kW左右,是非常难得的事情!因为电池寿命的影响,因为热管理的控制,峰值功率频频跳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G6的特性看起来非常“稳”,我理解在电芯上的特性,电池包上的热管理,都做了不错的处理。
换句话说,5C的时候该快它可以用百米赛跑的速度非常快,非5C状态下,它可以“稳”在不错的速度上,比你预期中的更快一些---所谓不挑桩,就这个意思。在5C桩现在数量还不够的情况下,能通过内置升压,拥有“更快的万米长跑速度”,其实对用户来说有更普适的意义。
那么14分钟半不到,就能充入500+公里,是什么概念呢?
你别说500+公里没充满不爽啊---我们得知道,市面上在售的新产品,当中有75%的产品满电状态下,续航都不够500公里。而小鹏G6(图片|配置|询价)满电下的725km续航, 超过了全市场99.9%的车。
以交规对疲劳驾驶的定义,“超过4小时未停车休息或者停车休息时间少于20分钟的行为,扣6分“来看,4小时拉满120km/h限速,也就480km公里。哪怕你是超人,在这个规则下给你跑铁人三项,这20分钟算上插枪拔枪的时间,给你也够够的了---更何况一般人、一般路况,3小时跑300公里,休息半小时是个常态。
上个洗手间,抽一根烟,发一下呆,吃一顿饭。
小鹏G6这个充电体验,其实对于日常需求来说,实用属性已经是有所溢出的了。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