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懂车帝原创 韦燕玲
[懂车帝原创 行业]3月2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苗圩的新作《志在超车:智能网联汽车的中国方案》在京正式发布。

苗圩1982年合肥工业大学内燃机专业毕业后,进入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工作。1993年起,历任机械工业部汽车工业司副司长、机械工业部副总工程师,东风汽车公司总经理,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等职务。2010年12月至2020年7月任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

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苗圩
该书与2024年1月苗圩出版的另一本《换道赛车:新能源汽车的中国道路》为姊妹篇,两本书分别就当前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两个关键议题——电动化与智能化进行了探讨和经验总结。
当日,懂车帝受邀参与了《志在超车:智能网联汽车的中国方案》新书发布会,并在会后与苗圩进行了交流。
苗圩提到,2024年,中国汽车生产量和销售量接近1300万辆,连续10年位居世界第一,当前国内汽车产业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已经实现了上半场的换道赛车。
但针对当前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苗圩表示,上半场中国汽车产业虽取得全球领先优势,但智能化下半场比拼已全面展开,在此背景下中国企业更不能短视,对下半场的竞争掉以轻心。
回顾过去中国汽车产业在智能化的发展,苗圩表示,我们也曾走过“两个弯路”,但现在已经纠正。
但面对这个关键的下半场的竞争,苗圩也强调了中国传统汽车行业改变合作方式,重塑新的行业生态的重要性。
在交流中,苗圩不止一次对当下汽车行业的“内卷式竞争”发出预警:“我们很多的企业可能光顾着眼前想把竞争对手搞死,把他的市场份额变成我的,其实这是一个很短视、很没有远见的(做法)。”
他强调称,新能源汽车的上半场实现突破以后,智能化、网联化主导的下半场比拼已经全面展开,而我们还没有取得下半场的决定性胜利。
01 “两个弯路”
“前几年全球的汽车行业在实现智能化的过程都走了弯路,包括中国的企业也走过两个弯路。好在我们很快地认识到、并顺应了技术发展变化的这种趋势。“
苗圩称,第一个弯路就是高精地图。他表示,在高精地图大热阶段,国内无论是图商还是车企都投入了大量资源去开发。但结合中国市场的实际来看,国土幅员辽阔、区域发展不平衡都是客观存在的情况,而持续不断的道路基础设施建设也导致了高精地图迭代更新的成本越发高昂。因此“去高精地图”化成为了智驾行业的趋势。

那么第二个弯路是什么?苗圩指出,在生成式AI出现之前,智驾领域基本上是靠着依据道路交通法规,进行代码的大量堆砌。这样做的后果就是一旦遇到一些特殊的场景、特殊的工况,就无法覆盖。
而进入到大模型时代,靠着实时的路况感知场景生成的数据,智驾工程项目的代码的行数从几千万行呈指数级下降到几十万行。
02 跨行业协作
谈及中国智能网联汽车的优势与前景,苗圩介绍称,我们具有人工智能技术应用、5G网络基础、互联网应用、市场规模和体制优势,未来有望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火车头。
他表示,全球的传统汽车都面临着这场大的变革。无论是上半场的电动化还是下半场的智能网联化,从传统汽车产业的视角来看,新的供应链生态会更加丰富,投融资产的模式、营销方式,甚至盈利模式都会发生重大的变动。

苗圩表示,在这种面临着非常不确定性的这个环境之下,更需要发挥中国汽车产业的优势,但仅仅靠汽车行业自身是不够的。
因为智能网联汽车不仅涉及芯片,涉及到操作系统软件,还涉及到大模型等诸多产业链。因此苗圩呼吁,汽车行业需要改变过去垂直一体化的模式,实现跨行业的协作,真正发挥中国汽车产业的优势。
03 传递紧迫感
“我认为我向行业传递的一个这种紧迫感主要是来源于大多数的车企还没有认识到车用操作系统的缺失是最致命的一块。”
曾在汽车行业一线扎根的苗圩,对当下行业的发展态势传递出了紧迫感。
他认为,当下智能网联汽车能否在车路云一体化、自动驾驶芯片、车载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将决定了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能否从大到强的转变。

谈及近来被热议的“内卷”,苗圩表示,价格战最根本的原因,是产品的同质化。他称:“要摆脱价格战,一定要增加研发投在这些关键技术上,你能够比竞争对手强人一点、快人一点,这就形成了你的竞争优势。”
苗圩强调:“千万别短视,千万别光考虑眼前这一点点的利益。前面的路还远着呢,下半场已经拍哨了,要向前赶。”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