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特斯拉中国官网一纸调价公告引发热议:Model Y(图片|配置|询价)长续航全轮驱动版涨价1万元,售价冲上31.35万元,而后驱版却“稳如泰山”,甚至祭出3年0息+5年超低息的金融大招。一边涨价一边“撒钱”,特斯拉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长续航版“逆势涨价”:全轮驱动版价格上调至31.35万元,涨幅1万元,成为焕新版Model Y中最贵的车型。
后驱版“以价换量”:保持26.35万元起售价,叠加月供低至3808元的金融政策,购车门槛进一步降低。

特斯拉近期可谓“内忧外患”:
1. 销量滑坡:2025年2月中国市场批发销量同比暴跌49%,欧洲、美国市场同步下滑。
2. 市值缩水:股价自2024年高点累计下跌超50%,市值蒸发约8000亿美元,投行纷纷下调交付预期。

在此背景下,特斯拉急需通过差异化定价策略刺激需求,而Model Y作为曾经的“销冠SUV”,自然成了关键棋子。
调价背后的“双赢”逻辑
1. 引导消费倾向:长续航版涨价或为“劝退”非刚需用户,转而推动性价比更高的后驱版销量。数据显示,超70%用户选择后驱版,其593公里续航、5.9秒零百加速已满足家用需求。
2. 缓解产能压力:后驱版作为走量车型,金融政策可加速订单转化,提升工厂生产效率。
3. 品牌价值博弈:长续航版涨价或为塑造“高端稀缺性”,对冲国产新势力(如蔚来、小鹏)在智能驾驶和配置上的竞争压力。

长续航版值不值:719公里续航、4.3秒加速性能亮眼,但31.35万元的价格已逼近国产高端车型(如蔚来ES6)。若对续航无极致需求,后驱版+免息政策显然更香。

警惕“韭菜陷阱”:特斯拉素有“调价频繁”前科,此次涨价是否短期策略?有分析师建议:“若不急用车,可观望下半年市场反应”。


优视汽车评论称:“特斯拉正在用价格杠杆‘教育’市场——要么为性能买单,要么为实惠妥协。” 而瑞银报告则警示:“特斯拉需在智能驾驶(如FSD本土化)和成本控制上突破,否则调价仅是权宜之计。”
涨价与免息并存,特斯拉的“双面策略”看似矛盾,实则精准拿捏了消费者心理。在新能源战场白热化的2025年,这样的定价游戏或成常态。那么问题来了:你会为长续航多花1万,还是趁免息锁定后驱版?评论区见真章。
(注: 本文基于特斯拉官方调价信息及行业分析)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