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比亚迪高举"电比油低"大旗时,特斯拉却在中国市场上演反套路操作。最新数据显示,Model Y(图片|配置|询价)长续航版价格上调1万元至31.35万,这已是该车型焕新后的第二次价格调整。值得玩味的是,后驱版虽维持26.39万原价,却配套推出三年免息金融方案,按贷款20万计算,相当于变相优惠近3万元利息。

这种差异化定价策略暗藏深意。据乘联会数据显示,特斯拉2月批发销量仅60,365辆,Model Y同比下跌17.8%。在问界M7、理想L7等国产新势力围攻下,特斯拉引以为傲的FSD(完全自动驾驶)系统却因国内法规限制,功能仅相当于L2+级别,与华为ADS 2.0等本土方案相比已无技术优势。

笔者认为,特斯拉这波"涨配结合"本质是价格锚定策略。通过高配车型涨价制造稀缺感,配合低配车型金融政策激活观望群体。这种"买涨不买跌"的消费心理学应用,在苹果手机营销中早有成功先例。但需警惕的是,当前新能源市场已进入"配置军备竞赛"阶段,当极氪001把800V平台做到26.9万,小鹏G6智能驾驶包免费送时,特斯拉的"品牌溢价"还能支撑多久?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调价恰逢碳酸锂期货跌破10万元/吨关口,电池成本持续下探。业内人士透露,Model Y后驱版实际生产成本已较2022年下降约15%。这意味着特斯拉完全具备价格下探空间,此时逆势涨价更像是为后续促销预留弹性空间。正如马斯克在财报会议所言:"价格调整是门艺术,比造火箭更难掌握。"
建议持币待购的消费者注意:按照特斯拉近3年调价规律,季度末往往是促销窗口期。特别是当上海超级工厂产能利用率不足75%时(2024Q1数据),库存压力或将转化为终端优惠。毕竟在智能电动车领域,早买早享受的定律正在失效——晚半年提车可能意味着更完善的智驾系统和更低的购车成本。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