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见证:奇瑞28载的跨越与智能崛起

长江奔流不息,见证了中国百年工业文明的演进与跃迁;它如练绵亘千年,亲历了中华民族从工业觉醒到智能崛起的征程。今天,以长江为证,一场致敬中国汽车工业、跨越奇瑞28载的时空对话正式开启。

3月18日,奇瑞全品牌数百辆车开启了智驾模式,一同跨越芜湖长江三桥,向1997年的初心“智敬”,兑现“智能化不客气”的诺言。 芜湖市投控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津华,奇瑞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尹同跃及奇瑞一众艰苦奋斗的创业元老们共同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

当我站在芜湖长江三桥旁,目睹数百辆奇瑞汽车整齐划一地驶过时,心中涌起一股难以抑制的激动。这不仅仅是技术的进步,更是无数人心血的结晶。每一次看到这样的场景,我都深深感受到中国汽车工业的强大生命力。

尹同跃的三份致敬与个人感悟
奇瑞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尹同跃在活动现场献上了三份致敬:第一份致敬献给1997年奇瑞的创业时代,这是中国汽车开启“长征”的热血年代,奇瑞在“一穷二白”中开辟自主品牌登峰之路;第二份致敬献给AI智能时代,奇瑞的“二次长征”,也是中国汽车“弯道超车”的高光时刻;第三份致敬献给中国汽车工业的奋斗者,所有奇瑞的老领导、老战友们,所有自主创新、科技进步的驱动力就是“人”,奇瑞最宝贵的财富也是“人”。
尹同跃先生的讲话让我深受触动,尤其是他提到“人”是奇瑞最宝贵的财富。作为一名普通消费者,我也能深刻体会到这一点。正是因为有了这些默默奉献的人,才有了今天的成就。每一个细节都凝聚着他们的心血,也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
从“小草房”到全球巨头

1997年3月18日,奇瑞打下了建厂的第一根桩,在一间“小草房”里从零起步艰苦创业。 28年风雨兼程,从发动机厂房的第一根桩起步,曾经的奇瑞“小草房”,已经变成今天拥有1600多万全球用户的汽车集团。中国更是从曾经的汽车弱国,变成了世界第一大汽车市场、第一大汽车生产国、第一大汽车出口国。
回顾这段历程,我不禁感慨万千。从最初的艰难起步,到如今成为全球知名的汽车品牌,奇瑞的成长故事充满了励志与感动。每一步都是汗水与智慧的结晶,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铭记。
智能化战略的新篇章

2000年,芜湖长江大桥通车,200辆奇瑞自主研发的风云车驶过桥面,向世界发出中国汽车工业的破晓之声。如今,奇瑞数百辆车全程智驾驶过长江三桥,打下了智能化的“一根桩”。 这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正式吹响奇瑞向全球智能化赛道发起冲锋的号角。
在我看来,这场活动不仅是对过去的回顾,更是对未来的展望。奇瑞通过智能化技术再次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汽车工业的强大实力,这种进步让我感到无比自豪。
猎鹰智驾:科技引领未来
2025年,在全行业吹响全民智驾号角之际,奇瑞以十五年磨一剑的定力,已具备从容应战的底气和实力。作为中国最早布局智能化的车企之一,奇瑞自2010年起便前瞻部署智能化战略,依托覆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全球化产业版图,构建起“数字新基建”——拥有全球丰富的用户、路试数据,为智能化技术的迭代

命”的决心。
长江奔涌不息,一如中国汽车工业之征程永无止境。这场跨越长江三桥的百车智驾,既是里程碑,更是新起点。中国智造的航程,注定要驶向人类共同期待的远方。相信AI智能之光必将照亮奇瑞下一个28年征程,奇瑞也将以“油电同智 全球同行”的智能化战略为支点,书写中国汽车“智敬世界”的新篇章!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