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马自达旗下新能源车型,EZ-6从亮相起就备受关注。有人说它是“没有油味儿的马自达”。但当我真正开上这台车,穿梭于城市与山路之间时,却发现它藏着许多意料之外的惊喜——既有新能源的科技感,又保留了马自达骨子里的“倔强”。接下来,我和大家一起聊聊我试驾马自达EZ-6(图片|配置|询价)的一些感受,感兴趣的朋友不妨继续往下读。

从第一眼见到EZ-6,就能感受到马自达设计师的执念。车头比常见的电动车压得更低些,机盖两侧隆起的弧线像游艇破开水面时泛起的波纹,让整台车呈现出蓄势待发的姿态。中网没有跟风做成全封闭式,而是用渐变式的菱形网格过渡到两侧,远看像撒了层星砂的夜空。

大灯可能是最体现设计师功力之处。细长的日行灯带沿着机盖边缘自然延伸,到末端突然收窄成利落的尖角,像书法里提笔时的顿挫。转向灯藏在雾灯区的深槽里,刻意做暗的灯罩让亮起时的琥珀色光晕更显质感。最妙的是从侧面看,前轮拱最高点与后轮拱弧线形成的黄金分割,这种比例让四米八的车身在视觉上丝毫不显笨重。

绕着车身走半圈,会发现设计师在光影游戏里藏了不少心思。腰线不是简单的一条直线,而是从前轮拱开始先向上扬,到B柱位置突然向下沉,最后在尾灯处轻轻挑起。这种起伏在阳光下会随着观察角度变化,让金属漆面产生绸缎般的流动感。隐藏式门把手和无框车门的设计,既降低了风阻又增添了高级感,开关门时“咔嗒”的金属声尤其治愈。


转到车尾,贯穿式尾灯没有简单照搬流行设计。灯腔内部由上百个立体菱形构成,亮起时像悬浮在透明亚克力里的水晶阵列。最外侧的灯组微微向车侧延伸,与后轮拱的肌肉线条形成呼应。后保险杠底部的扩散器造型相当克制,哑光黑材质搭配两道细长的镀铬饰条,既保留运动感又不会显得夸张。

坐进马自达EZ-6(逛导购)的驾驶舱,最先触到指尖的是方向盘上半圈细腻的Nappa皮纹。三九点位置特意做了打孔处理,夏天握久了也不会打滑。仪表台没有跟风堆满屏幕,14.6英寸悬浮大屏+10.1英寸液晶仪表的组合足够简洁,但最实用的还是50英寸AR-HUD——导航箭头直接“贴”在路上,再也不用低头看屏幕。车机搭载高通8155芯片,实测语音指令响应速度快,连续对话也不卡壳,“打开空调、调低两度、播放音乐”一气呵成。中控台向驾驶席偏转了7度,这个角度刚好让右手自然垂落就能碰到旋钮。马自达的工程师似乎特别懂实体按键的温度,空调旋钮转起来有类似相机镜头的阻尼刻度,盲操时“咔哒”声比触屏反馈更让人安心。无线充电板藏在带坡度的储物格里,急转弯时手机不会滑出来硌到手肘,这个小细节可能是设计师亲身经历过咖啡洒在杯架里的教训。

座椅藏着不少小心思。打孔真皮上的缝线走向都顺着人体工学曲线,肩部支撑区特意多加了两层记忆棉,长途开车的第八个小时,腰背还能找到刚上车时的贴合感。零重力座椅(选装)能一键躺平,腰部支撑堪比人体工学椅,长途驾驶腰不酸。14个索尼音响配合64色氛围灯,晚上开高速时有种移动音乐厅的沉浸感。后排扶手放下来,两个杯架中间藏着Type-C快充口,插线时不用扭曲成奇怪的姿势。门板储物格底部铺着绒布,钥匙扔进去不会有烦人的碰撞声。

坐进后排,膝盖离前座靠背还有两拳多的距离,这个数据可能听起来不算惊人,但马自达的工程师把心思花在了更细微的地方。车顶内衬向上凹进去三指深,一米八的个子坐直了头发刚好擦着绒布面料,不会有压抑感。最讨巧的是前排座椅后背做了内收设计,伸腿时脚掌能自然卡进凹槽,不像有些车明明轴距不短,却总感觉脚没地方安放。


后备箱乍看不算特别深,但掀开底板会发现下层藏着规整的储物格,刚好能竖着塞进两瓶1.5升矿泉水。后排座椅放倒的拉手设计在肩部位置,单手一拽就能解锁,女生操作也不费力。最惊喜的是放倒后形成的平面几乎没有坡度,临时当双人露营床垫的底座也不会硌腰。

车门储物格比想象中能装,竖着放进五瓶易拉罐后还剩点空隙,开口特意做成外扩的喇叭形,拿饮料时不会卡手。中央扶手箱里藏着空调出风口,夏天冰饮料冬天热奶茶,这个上世纪在日系车上出现过的设计,如今配上无线充电板反而显得格外实用。副驾手套箱打开时会缓缓下落,不像某些车突然“啪嗒”砸下来吓人一跳。


带孩子出门时才会发现那些隐形设计有多聪明。ISOFIX接口不用掀开海绵垫摸索,两个明黄色的卡扣直接露在外面。后排中间座位安全带锁扣藏在坐垫夹缝里,收起时完全平整,不会硌到小朋友的屁股。车门儿童锁改成了电子按键控制,不用每次拿机械钥匙别扭地拧半天。坐在驾驶位环顾四周,会发现马自达对空间的营造更像日式收纳——没有刻意追求大而空,而是让每个区域都刚好出现在该在的位置。挡把前方的储物格刚好塞下最新款折叠手机,门板扣手窝做成能平放两台手机的浅托盘,就连B柱上的空调出风口都计算过角度,既不会直吹后座乘客的脸,又能让凉气顺着车窗自然下沉。这些藏在日常使用里的分寸感,可能比参数表上的空间数据更能解释什么叫“以人为本”。

智能驾驶辅助没有刻意宣传L2.5还是L3,但实际用起来像有个经验丰富的老司机在旁守护。城市跟车时刹车力度模仿人类脚掌的自然收放,车道保持不会频繁拉扯方向盘,暴雨天摄像头被水雾遮挡,系统会自动增强毫米波雷达的权重。这些藏在后台的逻辑,比天花乱坠的参数更能给人安全感。

在马自达的设计词典里,科技不该是冰冷的炫技。EZ-6把指纹收集器似的亮面屏换成了磨砂玻璃,把容易误触的触控按键做回实体制,就连人脸识别摄像头都藏在后视镜背面的阴影里。当你握着方向盘,发现所有操作都刚好落在肌肉记忆的位置时,才会理解什么叫“科技的温度”。

动力方面,纯电版车型踩下电门的瞬间,320N·m扭矩带来的推背感直追Model 3,但动力释放更线性,不会让人头晕。运动模式下,方向盘转向力度变沉,过弯时车尾跟随性很好,50:50轴荷比让车身像吸在地面上。实测80km/h通过麋鹿测试,侧倾抑制甚至优于雅阁。

再来说说增程版车型,1.5L增程器介入时几乎无感,亏电油耗仅5.3L/100km。虽然加速比纯电版慢半秒,但200km纯电续航+1300km综合续航,彻底告别里程焦虑。最意外的是NVH表现——时速120km时车内噪音仅65分贝,比老款马6安静太多。

悬挂调校是马自达的传统强项。前麦弗逊+后H臂多连杆的组合,过减速带时干净利落,碎石路面也能过滤掉七成颠簸。试驾途中遇到一段破损山路,副驾的同行妹子居然全程没醒,这舒适性对宝妈群体太友好。
安全性上,EZ-6堪称“武装到牙齿”。86%车身采用超高强度钢,A柱能扛住9吨压力,9安全气囊矩阵覆盖前后排。电池包经历针刺、火烧、高空跌落测试后依然稳定,配合24小时云端监控,热失控预警准确率99%。
续航方面,纯电版600km CLTC续航足够跨城通勤,实测高速电耗14.5kWh/100km(空调26℃满载4人),3C超快充15分钟补能300km。增程版更夸张——一箱油能从北京跑到上海,彻底打破“新能源不敢跑长途”的魔咒。

尽管产品力过硬,EZ-6的市场表现却略显平淡(1月销量498台)。究其原因,价格是关键——增程版13.98万起,比深蓝SL03贵2万;纯电版15.98万起,比同续航国产车贵3-4万。但试驾后会发现,这差价并非全是品牌溢价。比如全系标配无框车门、电动尾翼、9气囊,深蓝SL03需顶配才有;L2.5级智驾系统配备22个传感器(Model 3仅8个),自动泊车成功率更高;再加上马自达操控调校,对追求驾驶质感的用户来说,这钱花得值。
开完EZ-6,最深的感受是:它不像某些新势力那样堆砌参数,而是在新能源框架下保留了马自达的灵魂。当你握紧方向盘劈弯的那一刻,依然能感受到工程师对“驾驶愉悦”的坚持。或许这就是马自达的倔强——在电动化浪潮中,它没有随波逐流,而是选择了一条“既要科技,也要情怀”的路。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