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零跑B10上市:12万级激光雷达背后的技术普惠与市场冲击

    一、价格与定位:重新定义15万级智驾标准

    零跑B10以10.98万-13.98万元的预售价入场,其中激光雷达智驾版门槛拉低至12.98万元,直接打破行业对“激光雷达=高端专属”的固有认知。这一价格不仅比同类竞品(如广汽丰田铂智3X(图片|配置|询价)的14.98万)低约2万元,更是全球首款将激光雷达搭载于13万元以下的量产车型。其核心定位在于以“技术普惠”抢占10-15万主流市场,瞄准年轻用户对智能化和高性价比的双重需求。

    二、核心优势:硬件堆料与全域自研的平衡

    1. 智驾硬件降维打击
    2. B10搭载禾赛科技激光雷达+高通8650智驾芯片(4nm制程,200 TOPS算力),配合端到端大模型算法,支持高速/城区领航辅助、通勤路线记忆泊车等高阶功能,硬件配置对标50万级车型。相比同级L2级智驾竞品,其感知能力和场景覆盖更具前瞻性。
    3. 座舱体验全面升级
    4. 高通8295芯片(算力较8155提升8倍)驱动Leapmotor OS 4.0 Plus系统,支持多轮方言对话、双AI大模型(通义千问、DeepSeek)及HUAWEI HiCar生态互联。14.6英寸2.5K屏与3D可视化交互设计,兼顾实用性与科技感。
    5. 续航与性能兼顾
    6. 提供510km/600km两种CLTC续航版本,搭载七合一油冷电驱系统,百公里加速6.8秒,并采用CTC电池底盘一体化技术提升结构强度与能量密度。
    7. 设计细节与实用性
    8. 副驾“魔术拓展孔”、后排抽纸盒、悬浮式折叠杯托等设计,满足年轻用户对个性化与实用性的需求。

    三、激光雷达下放12万级的底层逻辑

    1. 全域自研的“成本重构”
    2. 零跑通过LEAP3.5技术架构实现硬件高度集成(线束缩短至996米,控制器减少至22个),自研比例超60%(电驱、电池等模块成本降低25%),并采用二线电池供应商(如中航锂电、蜂巢能源)压缩供应链成本,单度电成本仅0.65元(行业均价0.75元)。
    3. 市场策略:以价换量与技术普及
    4. 零跑2024年Q4已实现季度盈利,2025年目标销量50万-60万辆。B10的激进定价旨在快速抢占市场份额,并通过高订单量分摊研发成本(如激光雷达版订单占比73%)。
    5. 技术下放的行业趋势
    6. 零跑以硬件先行策略响应,通过激光雷达下放倒逼行业加速智能化普及,同时为后续OTA升级(如城区高阶智驾)预留空间。

    四、对市场的三重冲击

    1. 消费者认知重构
    2. 12万级用户首次能以低成本享受高阶智驾硬件,可能改变市场对“智能汽车”的价值判断标准,推动需求从“够用”向“超前配置”倾斜。
    3. 行业竞争格局重塑
    4. 传统车企(如比亚迪、吉利)面临降价或增配压力,新势力需重新评估技术路线;合资品牌因成本与技术整合劣势,短期内或难以跟进。
    5. 技术普惠的争议
    6. 硬件堆砌是否超越用户真实需求?算法成熟度能否匹配硬件性能?这些问题可能成为零跑后续口碑的关键变量。
    7. 我认为零跑B10的上市,本质是一场以全域自研为底气的技术普惠实验。其通过硬件下放与成本控制,将智能汽车的门槛拉至新低,对行业而言,B10如同一剂强心针,迫使玩家重新思考“智能”与“价格”的平衡点。零跑的下一步,或许将定义中国智能汽车的“普惠”边界。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