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车企们疯了吗?3月新能源车扎堆上市,实则“逼退”消费者!

    文/编辑:有趣的菜菜

    3月10日,车企“集体癫狂”日

    3月10日,极氪、荣威、零跑、上汽大众、吉利等品牌在同一天发布5款新车,覆盖硬派越野、商务MPV、主流SUV等全品类,价格从10万级(零跑B10)到50万级(吉利银河翼真L380)不等。零跑B10以10.98万预售价搭载激光雷达+高通8295芯片,直接挑战比亚迪;长城坦克300 Hi4-T(图片|配置|询价)在20万级市场提供750N·m扭矩,被调侃“吊打”同级燃油车。

    消费者决策“拉锯战”

    原本只需对比3款车型的用户,现在被迫在纯电、插混、燃油、SUV、MPV等多维度中反复纠结,购车决策周期从21天延长至34天。有消费者直言:“看直播像在拆盲盒,下单前得先做数学题算配置性价比”。

    车企的“短视狂欢”

    比亚迪秦L EV从13万降至11万,零跑C11增程版直降6折,车企利润空间被压缩至5%以下。某新势力品牌为压缩成本取消热泵空调,被吐槽“省成本省到车主心里去了”。

    行业生态“集体反噬”

    5款新车同日发布,单款车型日均曝光量不足行业均值的1/3,部分品牌被误认为“杂牌”。二手车市场交易均价从年初的6.96万元跌至年末的6.59万元,跌幅超5%,消费者持币观望心态加剧。

    车企的“狂欢”如何反成“自毁长城”?

    2025年开年车市陷入“癫狂”:1-2月已有28款新能源车加入价格战,平均降幅达3万元,纯电动车降幅更是高达17%。这场混战背后,是车企用“自杀式”降价和技术降维试图抢占市场,零跑B10以10.98万搭载激光雷达+8295芯片,直接挑战比亚迪。

    长城坦克300 Hi4-T在20万级市场提供750N·m扭矩,被调侃“吊打”同级燃油车。但这种“以价换量”策略正在反噬行业:小鹏汽车2023年亏损103.8亿,蔚来每卖一辆车亏13万,供应链企业利润被压缩至5%以下。更严峻的是,2024年前三季度汽车行业利润率已跌至4.6%,创十年新低。

    消费者用脚投票的结果更残酷:3月前两周新能源车日均上险量环比下降18%,部分用户转向二手车市场“抄底”,二手车交易均价从年初6.96万跌至年末6.59万,跌幅超5%。有消费者坦言:“以前看车是选老婆,现在选车像买彩票,谁知道明天又出个‘价格屠夫’?”

    行业自救指南:如何跳出“越卖越亏”的怪圈?

    差异化定位:参考理想L7“奶爸车”标签、极氪001“性能控”人设,聚焦细分市场打造不可替代性。例如比亚迪DM-i技术通过混动系统实现油耗与性能平衡,2024年销量突破62万辆。

    技术深耕:比亚迪刀片电池、华为智能驾驶系统等案例证明,硬核技术才是破局关键。长城汽车2024年净利润增长108.8%,靠的就是20.76%的综合毛利率和海外市场拓展。

    服务增值:蔚来换电模式、小鹏超充网络,通过用车全生命周期服务提升溢价空间。J.D. Power数据显示,高频使用品牌APP的用户再购率提升35.6%。

    市场需要“冷静期”,消费者需“火眼金睛”

    车企与其扎堆“秀肌肉”,不如静下心来打磨产品。2025年车市已陷入“多乱杂”困局:单日5款新车上市稀释品牌声量,价格战传导至二手车市场引发“量增价跌”,消费者持币观望心态加剧。但危机中亦有转机,比亚迪、长城等头部企业通过技术溢价和全球化布局实现增长,证明“内卷”可以转向“内生动力”。

    对消费者而言,3月购车可关注“错峰优惠”,部分车企为清理库存,4月可能释放隐藏福利。但需警惕“技术降维”陷阱:某新势力品牌为压缩成本取消热泵空调,被吐槽“省成本省到车主心里去了”。毕竟,市场需要理性回归,而真正的爆款,永远属于那些“既懂用户痛点,又舍得研发投入”的车企。

    建议大家3月购车可以等一等,部分车企为清理库存,4月可能释放隐藏福利。选车别只看参数,多去试驾对比真实体验。毕竟在这个“买完就降价”的时代,买到既懂用户痛点又舍得研发投入的车企产品,才是真正的“稳赚不赔”。

    次阅读
    5评论
    6赞同
    收藏
    分享
    5评论
    6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