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风尖浪口的增程车,买了会“后悔”吗?用了半年多,聊聊使用感受

    如果你最近有换车的打算,估计已经被增程车的广告轰炸了。

    理想、问界、零跑、深蓝……各大车企都在主推增程式车型——说它能“兼顾油车和电车的优势”,让人买了不后悔。

    但现实真的这么美好吗?还是说,有不少我们不知道的坑?

    作为一个用了半年多增程车的车主,我今天就来聊聊,增程车的真实感受。

    提到这个问题,实话实说,当初我并没有打算买增程。

    因为很多人都说:要么纯电,要么纯油,选增程就是“两头不讨好”。

    说白了,纯电的优势享受不到,燃油的稳定性也比不上。

    怎么看,都像是个不上不下的妥协方案。

    我也听进去了这些话,所以一直都在看电车,想着直接上纯电,省得纠结。

    但一次偶然的进店体验,彻底改变了我的想法。

    那天,我本来是去看小鹏g9的,觉得它的设计、智能化做得不错。

    结果刚好对面就是一家理想门店,鬼使神差地就走了进去。

    这一试,直接颠覆了我对增程车的认知。

    首先,增程车开起来的感受,跟我想象的不一样。

    以前听人说增程车“本质是个电车”,但真正试驾的时候,我才发现它的加速、静谧性、平顺度,确实跟纯电车很像。

    甚至在低速城市通勤时,比一些电车还要丝滑。

    更重要的是,增程车的“安心感”让我有点上头。

    当时销售直接跟我说:“这车不用担心续航,哪怕没电了,还能靠油发电,你想怎么开都行。”

    这句话一下子击中了我——毕竟纯电车的续航焦虑,确实让我有点顾虑。

    而增程车,就像是一个随时可以靠油“回血”的电车。

    这种自由度,在试驾的时候,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再加上车内配置,简直就像是“移动的家”。

    座椅宽大柔软,音响不错,后排还有娱乐屏。

    销售还演示了下各种休息模式,让我真的感觉很值。

    所以,原本打死不考虑增程车的我,试驾完后,反而有点心动了。

    但,心动归心动,实际用车真的这么理想吗?

    半年多下来,我发现了一些之前没想过的问题……

    第一,我发现增程车其实也存在“续航焦虑”。

    买增程车的时候,我本以为,“续航焦虑”这个词跟我无关了。

    毕竟,车企宣传的逻辑很简单:增程车=电车的体验+油车的自由,没电了就烧油发电,随时随地都能补能,不用像纯电车那样惦记着充电桩。

    但实际用下来,我发现事情没这么简单。

    说白了,172公里的纯电续航,能跑150公里就不错了。

    大多数时候,空调一开,就要打8折!

    如果遇到冬天,或者高速,7折甚至6折也是很正常的情况。

    此时,但凡你的计划出行远一些,就不得不烧油了。

    特别是要返程时,你说去充电吧,感觉很浪费时间;不去充,又浪费钱。

    不过,这还不是增程车的唯一问题。

    除了续航焦虑,增程车的另一个问题,更让人意外……

    那就是,比纯电车,都还依赖家充。

    虽然很多人说,“无家充,不纯电。”

    但用了半年增程车,我发现这话不太对。

    正确的说法应该是:“无家充,不增程。”

    为什么这么说?

    一方面,增程车的本质还是“电驱”,在烧油的时候,有一个油电转化的过程。

    这带来的问题就是,没电时,油耗真的不低。


    譬如,我曾试过几天都不充电,直接用增程模式跑。

    结果发现,这车的油耗比我以前开的油车还高!

    正常来说,纯油车的油耗在7L/100km左右。

    但增程车动不动就要到8L/100Km,甚至到10L以上都有可能。

    这样一来,如果你没家充,每天都靠油发电,那这车的经济性瞬间就崩了。

    省电省钱的逻辑,直接变成了“既不省电,也不省钱”。

    另一方面,你去公共充电桩也不现实。

    毕竟,增程车的纯电续航太短,根本不值得特意去充电。

    拿我的车来说,满电续航大约172km,实际跑下来,能有120-140km就算不错了。

    如果家里没有充电桩,我就只能去外面的公共充电站。

    但问题是,我为了一百来公里的续航,真的要专门开车去找充电站,花上四五十分钟等它充满吗?

    想想就觉得不划算。

    尤其是遇到排队等桩,那这个体验简直灾难。

    此外,这种车的充电功率也不高,每次得充上40-50分钟,真的很磨人。

    总的来看,增程车确实有它的优势,但它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完美。

    如果你有家充,增程车的体验的确很好:既能享受电驱的顺滑,又不会有续航焦虑。

    但如果你没有家充,或者不想折腾充电,那增程车带来的不是自由,而是“电油双重焦虑”。

    所以,很多人说的“要么纯电,要么纯油”,某种程度上来看,的确没错。

    .万次阅读
    13评论
    22赞同
    收藏
    分享
    13评论
    22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