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界S7(图片|配置|询价)车主控诉“智驾失控撞绿化带”!车企甩锅驾驶员:超速62km/h入弯
——自动驾驶责任界定模糊,消费者质疑数据真实性
2025年3月12日,一起智界S7智能驾驶事故纠纷引发全网热议。车主声称车辆在开启智能驾驶模式后突然右转,因无预警提示导致失控撞上绿化带,维修费用高达19万元;而车企通过后台数据反驳称,事故主因是驾驶员接管后以62km/h超速过弯。这场价值19万元的“甩锅大战”,将智能驾驶责任界定问题推至风口浪尖。

事故还原:失控瞬间与数据矛盾
根据车主描述,事故发生时车辆处于智驾模式,以70km/h直线行驶,未收到任何转向提示或语音预警,系统突然执行90度急转弯动作。车主紧急接管后仍无法避免碰撞。然而,智界汽车声明显示,导航系统提前规划了右转路线,但临近路口时油门处于持续下踩状态,导致系统无法减速;驾驶员在距离路口30米处踩刹车退出智驾模式,随后以62km/h过弯引发事故。双方对速度的陈述存在8km差异,业内人士分析,这可能源于智驾系统退出时的速度衰减——系统记录的62km/h为实际碰撞速度,而车主记忆的70km/h为智驾巡航速度。
三大争议焦点

1. 系统决策合理性
车主质疑智驾系统在未提示的情况下突然规划右转路线。智界官方回应称,导航提前规划右转是正常逻辑,但执行阶段因油门信号干扰导致减速失败。这引发思考:当导航路线与实际路况冲突时,系统是否应强制驾驶员二次确认?
2. 人机交接责任划分
数据显示驾驶员在距路口30米处接管车辆,但以62km/h过直角弯远超安全范围。清华大学车辆工程专家指出,普通车辆直角弯建议时速不超过30km,说明驾驶员可能存在误判。然而,车主称接管时车辆已处于失控状态,刹车响应延迟加剧了事故后果。

3. 数据真实性与信任危机
车主质疑车企后台数据的客观性,认为可能存在篡改或选择性呈现。例如,系统记录的油门持续下踩状态是否真实?为何未触发紧急制动?智界虽强调数据经用户授权获取,但消费者对技术垄断下的“数据霸权”仍存疑虑。
行业警示:技术边界与用户教育
此次事件暴露智能驾驶两大软肋:一是系统对复杂交互场景的应对能力不足,如刹车与油门信号冲突时的优先级判断;二是人机切换机制缺乏明确规范,驾驶员易因“过度信任”而疏于监控。智界汽车呼吁“转弯提前减速”,但更需反思如何通过技术升级(如增强传感器冗余)和用户教育(如强化接管训练)构建更安全的智驾生态。

正如网友所言:“当智能驾驶成为‘甩锅工具’,谁还敢相信‘有路就能开’的承诺?”在这场责任拉锯战中,厘清技术逻辑与法律边界已刻不容缓。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