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行业,特斯拉一直以先锋者的姿态引领着技术变革,其 FSD(全自动驾驶)系统更是被视为未来出行的关键突破。
然而,尽管特斯拉在北美取得进展,全球推广却并非一帆风顺,尤其在欧洲和中国市场,面临不同挑战。在欧洲,特斯拉 FSD 的推广之路可谓是布满荆棘。

据消息,英国交通部正在拟定新法规,限制特斯拉FSD等自动驾驶系统功能,最新草案仅允许车辆在高速公路上变道,要求司机手扶方向盘。
英国官员在提出这些新增限制时指出,尽管驾驶辅助系统有助于减少碰撞事故,但也可能引入新的安全风险,像特斯拉监督式 FSD 这样的系统应分阶段推出,并在部署过程中密切评估安全问题。此外,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UNECE)去年也曾对部署自动驾驶系统提出担忧,英国交通部官员当时就对这一技术的广泛批准表达了顾虑。这一系列因素使得特斯拉 FSD 在欧洲市场的全面部署可能要延迟到 2028 年。

在中国市场,特斯拉 FSD 同样遭遇尴尬局面。2 月 25 日,特斯拉宣布向定购了 FSD 智能辅助驾驶功能的中国客户分批次更新软件,此次 OTA 升级最大亮点是更新了城市道路 Autopilot 自动辅助驾驶,被普遍解读为 “FSD 入华”。
但实际上,此次在中国上线的 FSD 并非美国版的 FSD,而是一个功能受限的 “过渡版本”。从测评结果来看,FSD 在整车控制方面表现流畅,宛如 一个“老司机”,可面对城市道路流量大、路况多变,有非机动车、行人和多样化交通信号等却不尽人意。

这主要是因为特斯拉 FSD 是通过使用互联网上公开可用的中国道路和交通标志视频学习中国路况,在模拟环境中训练系统并完成本地化适配,这种方式相较于在国内开展真实路测,效果大打折扣。并且,特斯拉 FSD 在中国价格昂贵,需付费 6.4 万元才能使用,这也让不少消费者望而却步。
尽管特斯拉在自动驾驶领域知名度高,但部分消费者对其FSD系统安全性和可靠性存疑。一些消费者使用FSD功能时高度警惕,随时准备接管车辆控制,影响用户体验。
总之,特斯拉FSD全球推广充满挑战与机遇。在欧洲,监管难题是主要障碍;在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市场,特斯拉需面对不同环境和需求。未来,特斯拉需在技术优化、用户教育、政策合规等方面持续努力,实现FSD全球市场成功落地。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