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一汽-大众:汽车铝制件成形过程开裂问题优化

    1 铝制件开裂

    1.1 浅拉深胀形开裂

    铝制件成形过程中的开裂会导致材料流入失控,过多的材料流入会导致汽车发动机罩外板等胀形类制件出现凹坑、强度不足等缺陷。当材料性能波动过大,会造成制件拉深工艺补充部分间断性开裂,制件表面的凹坑也会间断出现,难以控制成形制件的质量,如图1所示。

    1.2 深拉深开裂

    深拉深过程中拉深筋的阻力系数过小或与压料面压强不足,会导致汽车后盖内板风挡法兰边材料流动不均匀,产生纵向开裂,开裂的大小不好控制,可能会波及制件的法兰边处,如图2所示。

    1.3 翻边开裂

    铝制件翻边时出现断面、积屑瘤及毛刺等,这些可能会导致翻边时出现开裂,开裂缺陷影响铝制件生产效率及其合格率,折叠与翻边开裂如图3所示。

    2 开裂问题分析

    2.1 浅拉深胀形开裂分析

    对于汽车发动机罩外板等胀形模,大灯及风挡处采用方筋或断筋等结构,在拉深过程中,方筋拽料阻力大,材料无法流动,但压料面压力不足会造成制件局部材料流动较大而开裂。当拉深方筋的压边圈压料面压料力不足时,在胀形过程中,方筋中的材料被拽紧,此时在方筋R角处会出现应力集中,导致拉深件在方筋R角出现开裂。开裂后材料失控而导致材料流入过多,最终导致制件表面出现缺陷,如图4所示。

    针对浅拉深制件出现开裂问题的解决措施如下。

    (1)调整成形发动机罩外板附近区域的模具平衡块高度,使压边圈压料面与上模压料面间的间隙减小,以增大压料力,使方筋中压料面区域的材料无法流动,以避免开裂现象,实现材料均匀胀形,成形制件表面也不会出现凹坑等现象。

    (2)在方筋的压边圈压料面上“刮沟”。上模压料面保持平整,在下模压边圈方筋的压料面上机加工1条细窄的沟槽,由于铝制件材料较软,在一定的压料力下会被轻微压入沟槽中,以增大进料阻力,如材料流动停止,开裂则会消除。具体实施方法:在压边圈的筋内压料面上加工图5所示的凹槽,凹槽宽2mm,深2mm,距离筋槽及压料圈边缘均为4mm。在压边力不变的情况下,减少了压料面与制件的接触面积,增大了模具零件与材料间的压强,使摩擦阻力增加,成形时材料存在一定的变形,在进料时的变形量产生进料阻力分量。

    2.2 深拉深开裂分析

    2.2.1 拉深R角结构不合理

    铝制件与钢制件不同点之一是铝材料自带罗平线,罗平线之间存在沟谷,即裂纹,在成形过程中,R角和平面处过渡急剧,容易将沟谷放大,在拉深力及胀形力的作用下,沟谷底部应力集中,导致材料缩颈甚至开裂,如图6所示。解决措施:对于存在二次翻边,非功能区和匹配性的R角可以适当增大过渡区,在不降低R角拱起高度的情况下,增大过渡区斜线的延长范围,如图7所示。

    2.2.2 材料流动不均匀纵向开裂

    制件在成形过程中,拉深筋的阻力系数过小或与压料面压强不足,导致汽车风挡内部法兰边材料流动不均匀,产生纵向开裂,解决措施如下。

    (1)对拉深筋直段所对应的拉深筋槽R角进行烧焊,使R角变大,增加阻力,同时需要圆弧拐角处的拉深筋比直段低,保证圆弧处进料补充面所需的材料,如图8所示。

    (2)压料面着色查看空压料的位置,在拐角处的压料面上贴胶带进行强压试验,成形制件未开裂,针对贴胶带区域压料面进行烧焊,增加该处的压强,如图9所示。

    (3)压料面在研修过程中需要采用拉深到底的制件,因为在成形到底后法兰边的厚度变化较大,如果只用材料进行研配着色,最后成形时此处着色还是变空,达不到强压的效果,如图10所示。

    2.3 翻边开裂分析

    2.3.1 修边后断面呈现锯齿状或毛刺过大

    拉深类翻边时应力集中在锯齿凹点或毛刺处,材料修边时由于修边间隙、修边顺序、刀背形状与制件不随形等原因,修边后制件的修边断面会呈现锯齿状或出现毛刺过大的现象,此时在锯齿的最凹点及毛刺与普通断面的过渡处容易产生应力集中,拉深类翻边的部位在拉深力的作用下,翻边呈现与翻边线交叉的缩颈或裂纹,如图11所示。对于修边后断面呈现锯齿状或毛刺过大的问题,可以采取保证铝材料的修边间隙为10%料厚的方案,对于易开裂的部位先修边,避免后修边材料拽断而出现毛刺,保证刃口锋利无崩刃。

    2.3.2 修边镶件积屑瘤

    在修边过程中,修边镶件与铝制件不断摩擦,由于铝材料较软,且具有一定的粘性,长时间摩擦后会粘附在修边镶件的修边立面上,形成积屑瘤,积屑瘤在修边过程中对铝制件的修边断面刮蹭,导致制件修边断面局部出现凹沟,在翻边时受拉深应力的影响,出现翻边开裂,如图12所示。

    修边镶件在头部加工-2°角度,可避免在工作中修边镶件修边立面与铝制件断面的摩擦,减少积屑瘤的产生,如图13所示。对修边镶件进行类金刚石碳处理(diamond-likecarbon,DLC),使修边镶件与铝制件无法直接接触,软的铝材料无法粘附在修边镶件上。

    2.3.3 边缘出现翻边开裂

    铝材料在成形过程中,边缘在以下情况会出现开裂。

    (1)压料板过短,修边后不能完全压住材料,导致铝制件边缘出现翘曲现象,在翻边过程中,翻边镶件强行把翘曲翻直,会在翻边线处出现缩颈或开裂,如图14所示。

    (2)由于模具空间位置、制件抓取等原因,同一翻边位置不能在同一工序一次性成形,在分工序成形时,过渡区变化急剧,在最后翻边时,分工序的翻边过渡位置开裂,如图15所示。解决措施:①对压料板适当加长,但压料板与修边镶件相对运动时不能干涉,使压料板在修边结束回程过程中,即使修边镶件与材料相刮也不会出现翘曲的现象,如图16所示;②对于同一翻边位置在不同工序完成翻边时造成的开裂问题,可以延长过渡区,适当减小已翻边部位和未翻边部位的高度差,2个部位的高度差越大,后续翻边时开裂的风险也越大。

    原文作者:包云发

    作者单位: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