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芯片在未来车载技术中具有广泛且关键的应用,以下是具体介绍:
智能驾驶方面

- 感知层:用于处理摄像头、雷达等传感器数据,如华为昇腾920芯片,单芯片算力突破400TOPS,可实现CPU、NPU、ISP多单元协同,算法延迟降低至5毫秒以内,满足复杂场景感知需求。
- 决策层:进行路径规划、决策控制等复杂运算。例如英伟达Thor芯片,计算能力强大,能够支持自动驾驶L4甚至L5级别的计算,为多传感器融合提供基础,使汽车精准感知环境并快速决策。

- 执行层:控制车辆的转向、制动、加速等动作,确保决策的准确执行。
智能座舱方面

- 信息娱乐系统:支持高分辨率显示、多屏互动等功能。如芯擎科技的龙鹰一号,能支持7屏高清画面输出和12路视频信号接入,提升智能座舱应用体验。

- 人机交互:实现语音识别、手势控制、面部识别等交互功能。英特尔推出的车载独立显卡,强化了端侧AI能力,可实现在汽车座舱内的深度学习和实时数据处理,带来更智能、个性化的体验。
车联网方面

- 通信连接:实现车辆与外界的高速数据传输,如5G车联网芯片借助5G大带宽和C - V2X低时延、高可靠等特性,开发支持5G、C - V2X技术以及高精度定位的双模车规级模组及应用,满足智能网联汽车不断提高的需求。
- 远程控制与监控:车主可通过手机等设备远程控制车辆,如远程启动、解锁等,同时车辆也可将自身状态信息实时上传至云端,方便车主和相关人员监控。
车辆电子控制系统方面

- 动力系统控制:精确控制发动机、电机的运行,优化动力输出和能源效率,提升车辆的性能和续航里程。

- 底盘系统控制:实现对车辆悬挂、转向、制动等底盘部件的精准控制,提高车辆的操控稳定性和行驶安全性。
- 车身电子系统控制:负责控制车门、车窗、座椅、空调等车身设备,实现智能化的车身控制,提升乘坐舒适性。
信息来源于网络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