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从30万到千元!激光雷达价格暴跌99%,12万的车也要标配了?

    “以前装一颗激光雷达,够买一辆车;现在装一颗激光雷达,比贴膜还便宜。”

    2025年刚开年,智能汽车行业就被一颗小小的传感器搅动风云——激光雷达价格暴跌99%,从动辄30万元的“奢侈品”变成千元级“白菜价”,甚至向百元级迈进。这一巨变不仅让车企疯狂加码智驾,更让消费者直呼:“高阶智驾,终于要‘飞入寻常百姓家’了!”


    一、价格大跳水:从30万到千元,激光雷达为何“不要钱”?

    “现在的激光雷达价格,和十年前的车载摄像头差不多。”禾赛科技张伟的这句话,揭开了行业巨变的冰山一角。

    成本骤降:新一代激光雷达采用芯片化架构和新型材料,体积、重量、功耗分别减少60%以上,生产成本断崖式下跌。

    技术迭代:以禾赛ATX为例,探测距离提升至300米,性能更强却价格更低,车企直言“不用白不用”。

    规模效应:2024年单月交付量突破15万颗,规模化生产摊薄成本,价格战提前两年爆发。

    行业暗战:理想、华为等车企将激光雷达比作“智驾安全气囊”,零跑更在12万级车型B10上标配激光雷达,70%用户抢购智驾版。“不用激光雷达,明年都不好意思开发布会!” 已成行业共识。


    二、传感器格局生变:摄像头、雷达、激光雷达“三国杀”

    激光雷达的逆袭,直接改写了智能汽车的“感官战争”:

    摄像头:仍是ADAS核心(贡献占比35%),但强光、雨雾天短板明显。

    毫米波雷达:4D成像雷达尚未爆发,单一毫米波企业生存艰难。

    激光雷达:凭借三维建模和全天候优势,在20-35万车型中搭载率飙升,“激光雷达+视觉融合”成主流方案

    消费者买单逻辑:“多花5000元,多开10年不落伍”——零跑B10用户的选择,印证了市场对“硬件预埋”的认可。


    三、谁在躺赢?谁在焦虑?

    1.赢家

    禾赛、速腾等供应商:2024年激光雷达出货量翻倍,技术壁垒构筑护城河。

    零跑、小鹏等车企:用千元级成本实现L3级硬件预埋,销量口碑双丰收。

    2. 输家

    纯视觉路线拥护者:特斯拉遭遇挑战,“没有激光雷达,L3合规性都成问题”。

    传统Tier 1供应商:业务整合压力加剧,全栈传感器能力成生死线。

    行业预言:2025年将成为“激光雷达普及元年”,20万以下车型加速标配,“没有激光雷达的智驾,都是耍流氓”


    四、消费者的真实红利:省多少钱?能干什么?

    成本直降:30万元级激光雷达跌至千元,12万的车也能享受“百万豪车同款智驾”

    功能升级:零跑B10支持“车位到车位”全场景智驾,华为ADS 3.0实现无图城市导航。

    安全加码:夜间识别行人准确率提升90%,雨雾天紧急制动响应快0.5秒。

    用户吐槽:“以前觉得激光雷达是智商税,现在发现没它才是真吃亏!”


    五、未来之战:价格触底后,拼什么?

    当激光雷达进入百元时代,竞争焦点已转向:

    性能极限:探测距离突破500米?功耗再降80%?

    软件生态:数据训练效率、端到端大模型适配能力。

    跨界整合:与红外热成像、4D雷达融合,构建“超级感知网”。

    禾赛放话:“价格战只是开始,2026年激光雷达要比手机摄像头还便宜!”


    结语

    从“用不起”到“必须用”,激光雷达的暴跌史,正是智能汽车平民化的进化史。当车企卷完价格卷技术,卷完硬件卷算法,最大的赢家永远是消费者——毕竟,谁不想用买卡罗拉的钱,开上“自动驾驶版帕拉梅拉”呢?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