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马斯克还在为Cybertruck产能发愁时,中国智能汽车战场已悄然打响新战役。3月17日,智己汽车将发布号称"重新定义交互"的IM AIOS系统,这场以"No Touch & No App"为口号的智能革命,正在汽车圈掀起轩然大波。
作为上汽集团与阿里联姻的"科技结晶",智己汽车近期动作堪称激进。继去年底推送支持无图城市NOA的IMOS 3.5.0系统后,此次发布会更将深度整合DeepSeek大模型。据内部人士透露,新系统将实现"眼神唤醒+语音操控"的零接触交互,彻底告别传统车机的触屏依赖症。
这不禁让人想起2007年乔布斯掏出iPhone的经典时刻。如今智能座舱领域,特斯拉的触屏交互已显疲态,小鹏的语音助手常被吐槽"人工智障"。智己此次押注的"无接触智能",或许正暗合行业痛点——根据J.D.Power调研,62%车主抱怨现行车机系统操作复杂,行车时触控存在安全隐患。

阿里斑马智行的技术加持不容小觑。不同于常规的"车载大号Pad",智己座舱深度融合阿里云ET引擎,可实现跨设备无缝流转。想象一下:手机导航自动投射车机,会议纪要实时生成,甚至能根据你的生物特征调整车内环境。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智能,或许才是未来方向。
值得玩味的是,智己选择在小米汽车上市前夕亮剑。雷军刚宣布SU7将搭载澎湃OS,这边阿里系就祭出大模型杀招。这场BAT与手机厂商的智能座舱暗战,本质上是对"第三生活空间"话语权的争夺。据中汽协预测,2025年智能座舱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谁能在交互革命中占得先机,谁就能吃下最大蛋糕。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保持谨慎。某新势力产品总监私下表示:"概念很美好,但语音交互准确率、大模型本地化部署都是难关。"确实,当前市面90%的语音助手在嘈杂环境识别率不足70%,DeepSeek大模型能否突破车规级硬件的算力桎梏,将成为决胜关键。
站在智能汽车发展的十字路口,智己这步棋无疑极具魄力。若真能实现"所见即所说"的自然交互,或许我们很快就能见证:那个在堵车时手忙脚乱戳屏幕的尴尬时代,真的要成为历史了。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