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零跑汽车抛出一枚重磅炸弹:2024年全年营收321.6亿元,同比暴涨92%;净亏损收窄至28.2亿元,四季度更以8000万元净利润成为继理想后第二家盈利的新势力车企。这场逆袭堪称教科书级——从2022年“卖一辆亏4.6万”到2024年单车毛利突破9000元,零跑用三年时间改写命运。但问题来了:这份利润究竟是“挣”出来的,还是“省”出来的?
“挣”的密码:销量狂奔+爆款突围
零跑的盈利剧本简单粗暴:销量翻番,爆款称王。2024年,其交付量同比激增103.8%至29.37万辆,C系列车型占比超77%,其中C10月销破万,C16稳坐15万级6座SUV销冠。尽管单车售价从11.62万降至10.95万,但销量增速(103.8%)远超收入增速(92%),以价换量策略奏效。更绝的是,零跑将微型车T03转向海外市场,既消化低毛利车型,又避免拉低国内品牌调性。
“省”的狠招:自研降本+极致抠门
零跑的利润底线藏在成本里。通过全域自研,其核心零部件自制率超60%,四叶草电子电气架构将线束长度缩短至996米,用高通8650芯片替代英伟达Orin,单颗成本直降数千元。供应链端,电池分散采购、合资建厂,18个月累计降本超40%。更精明的是,2024年存货减值拨备砍掉77%,直接增厚利润1.2亿,比四季度净利润还多。
争议与隐忧:赚辛苦钱还是潜力股?
尽管盈利,但零跑的“性价比”模式仍存争议。毛利率8.4%远低于理想(20.9%)、小鹏(15.3%),每辆车利润仅相当于理想的1/10。智驾功能落后头部18个月,城市NOA尚未落地,研发投入29亿仅为理想的1/4。不过,零跑已在欧洲布局550家网点,2025年B系列车型剑指10-15万市场,若销量突破50万辆,规模效应或进一步释放利润空间。
结语:新势力“内卷”启示录
零跑的逆袭证明:在新能源血海竞争中,“薄利多销+极致控本”的组合拳同样能杀出重围。但故事的下半场,技术短板与品牌溢价将成为胜负手。当蔚来、小鹏仍在“烧钱换未来”,零跑的盈利答卷或许在宣告:新势力的生存法则,正在从“赌明天”转向“算今天”。
评论·0